第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人大之问助推城市管理再“发力”

——元氏县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城市更新和城市管理工作纪实

■ 本报通讯员 张翼飞 刘 雪

城市更新涉及城市管理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近年来,河北省元氏县以创建“智慧、绿色、活力”样板县为目标,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取得阶段性成果,该县智慧城市建设经验在全省推广。在城市面貌蝶变升级的同时,元氏县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研究人大代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新路径,以专题询问为切入点,问前组织四级人大代表精准谋划、深入调研,会上真问敢问、直击痛点,会后跟踪督导、务求实效,为高质量建设“山水古郡 产业新城 幸福元氏”贡献人大力量。

问前: 抓住“小切口”调研

近年来,元氏县以“市容精品示范街道”创建为引领,不断提高市容市貌整治水平,打造了不少特色夜市和特色早市。家住人民路的市人大代表孔书彦在这些街道散步时,经常在早上看到树坑里被随意丢弃垃圾,油渍污染路面,还有一些污水坑,行人不注意时踩上一脚很是难受。孔代表第一时间将问题反映给所在的专门委员会负责人,元氏县人大常委会成立专题调研组,对县城内人民路、西环路两大夜市和部分早市展开实地调研,逐一走访了摊主、附近居民和环卫工人,深入了解这些市场存在的垃圾乱堆、污水排放、占道经营等问题。

为摸清问题根源,元氏县人大常委会在专题询问前,历时近两个月,组织调研组深入职能部门、代表家站、乡镇社区等地,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社会征集等方式,征集到冒着“烟火气”的意见建议200多条,经专题会议讨论研究,最终梳理形成22个问题。

问中:问出专题询问实效

“今年是《石家庄市城市更新条例》实施第一年,是我县创建全省县城建设样板县承上启下的关键年,县政府在落实城市更新和城市管理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有哪些打算?”县人大代表张翼飞率先发问。 近日,元氏县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上,一场对城市更新和城市管理工作情况的专题询问正在展开,现场氛围热烈有序。

元氏县政府副县长张志彬应询时表示,在总体布局和规划方面,元氏县充分利用文化、区位、交通、山水、产业优势,谋划了“三带、二园、六区”全域全面协调发展格局。在补短板强弱项方面,他详细阐述了元氏县围绕“风貌特色挖掘塑造、市政设施提档升级、居住社区提标上档、环境设施提级扩能、配套服务提质增效、重点片区活力再造”六大类的19项主要任务,以及从城市管理方面,解释了如何搭建多元共治平台,加强制度赋能,通过拓展线上线下空间、完善群众动员方式、优化服务群众模式等。

张翼飞继续追问:“实施城市更新,需要大量资金支持,我想问县政府在争取上级资金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争取到了哪些资金?”

县财政局局长贾玉彬表示,结合全县实际,首先将从项目谋划开始跟进服务,实行专班服务,加快项目审批手续,大力提升申报项目的成熟度;再次是推动各部门与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加强沟通,及时将最新政策和情况传达至全县各有关单位,全方位做好资金争取基础。

参会的常委会委员、人大代表围绕议题连续发问,“早市、夜市乱象如何治理?”“飞龙桥何时开通?”“高速引线改造下一步有何攻坚举措?”“无国有土地证建设审批手续的建筑如何统一规划管理?”“垃圾分类和宣传推广方面有何具体举措?”……人大代表们的提问“辣味”十足,被询问单位的负责同志直面问题、不绕弯子,应询诚恳、作答详尽。各部门的应答得到了代表们的肯定,这些答复和措施将成为县政府推动城市更新和城市管理工作的切入口,代表们也期望早日把元氏县建成燕赵宜居新县城。

问后: 形成跟踪督办闭环

两个多小时的问与答尽显人大对城市更新和城市管理工作的强烈关注与高度负责。

县政府有关负责同志表示,此次专项询问体现了全县人民、人大代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将以此为契机,全面检视政府在规划、建设、更新、管理方面的不足和问题。根据会上提出的问题和建议,会后认真梳理建立台账,制定完善方案,落实责任单位,制定路线图、时间表,跟踪问效,以务实举措推动问题解决,更好地推进人民城市建设。

专题询问始于问,但不止于答。会后,元氏县人大常委会及时汇总整理专题询问情况,形成询问意见书,并转县政府有关部门办理。各相关部门将按照规定期限,将改进工作的措施、效果向县人大常委会作出书面报告。届时,县人大常委会会议将进行审议并向人大代表通报,向社会公布。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