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付胜南
据快递进村情况普查数据,截至今年11月份,全国累计建设33.78万个“一点多能、一站多用”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农村寄递“最后一公里”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得到极大提升。
不过,农村地区快递服务网络亟待完善、服务能力待提升、运行质效有不足等问题,也成为当前制约农村寄递物流行业发展的短板。因此,要坚持综合施策,加强设施、运力、信息、资本、技术等资源融合,构建便捷高效的农村快递服务新模式。
充分发挥政府作用,加强与交通运输、农业农村、商务等部门的协同配合,为农村寄递物流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争取有关政策与资金方面的支持。有关部门要鼓励以公益岗等恰当的形式组建专职的乡村快递员队伍,以确保快递进村运营人员的稳定性,更好地为农村提供快递服务。
加快节点建设,在县乡两级选择合适场地,做好场所和设施保障。加快实现村级站点建设新局面,在推动地方政府协调党群服务中心、村民事务代办中心等为村民提供快递收发服务的同时,积极推动配套建设村级快递服务站和智能快件箱等末端服务设施,提高末端服务水平。
推动先进技术在农村寄递网络、设施、服务等方面的应用,通过分拣、运输、末端等环节的协同合作实现资源的共享和设施的共用,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方式合作共用末端配送网络,大力推广农村寄递物流的共同配送模式。(据《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