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山西忻州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本报讯 (记者赵礼秦) 11月19日,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推动高质量发展 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第十八场新闻发布会,忻州市有关负责同志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据介绍,近年来,忻州市坚持量质并举,持续优化产业体系。纵深推进煤炭产业扩量提质。全市原煤产量连续4年保持在亿吨以上,煤炭先进产能占比96.43%。统筹推进“风光水火储”一体化发展。全市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总量连续6年位居全省第一。今年前三季度,全市电力装机达到1957.73万千瓦,其中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突破1200万千瓦,占全省新能源装机17.38%,排名全省第一。大力推进特色制造业智能化改造。2023年,全市净增省级产业链链上企业13家,数量居全省第一;9家企业入选省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创新和产业深度融合,今年前三季度,全市战新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2%,其中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8倍。加快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五台山、忻州古城等重点景区的带动效应日益明显,文旅康养资源分布密度高、组合度好等优势充分彰显

同时,忻州市坚持绿色发展,深化生态环境治理。2023年,全市PM_10、一氧化碳平均浓度优于全省平均水平,臭氧同比改善率居全省第一,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全省第二。深入实施太行山、吕梁山“两山”绿化,扎实推进汾河、滹沱河等“四河”治理。“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项目有序推进,总投资5.3亿元的“黄河‘几字弯’重点生态攻坚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成功入选2024年国家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

忻州市坚持人民至上,全面增进民生福祉。市级财政每年支出82%以上用于民生事业。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稳居全省第一方阵,高考成绩居全省前列。县级人民医院全部达到二甲水平,所有乡镇建成政府办标准化卫生院。建成开放“五馆一院”等一批标志性文化场馆,长城博物馆进入展陈设计阶段,“免费送戏下乡”活动接续开展,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