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我们都是漂泊者的后代

■ 刘 恋 (海南)

“我们都是漂泊者的后代,祖先把这个基因遗传给我们,让我们不甘于困守,而且永远向着有充足食物,有更多机会的地方迁移,所到之处,一旦扎根,便是新的家园,开枝散叶,便是又一个故乡……”前段时间,看电视剧的时候,被这么一段台词惊艳。我是一个远离故乡,远嫁千里的人,每每提到“漂泊”二字,总觉得过于伤感,莫名地生出一种无枝可依、无人相扶的悲伤。可是,就是这么一段文字,治愈了不安的内心,让我对漂泊有了新的认识,一种开枝散叶、扎根他乡的使命感油然而生。

漂泊,它从来都不是偶然。看看大雁,临近冬天,它们就成群结队地往温暖的南方飞去。看看蒲公英,风一吹起,它们就寻找新家。动物如此,植物如此,我们人类何尝不是如此?在我们的基因里,早就有了漂泊种子。从远古的迁徙,到现代的流动,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漂泊的史诗。大概在20万年前,我们的先祖离开了北非,穿过阿拉伯半岛来到欧亚大陆,在之后的时间里在世界各处都印下了人类的足迹。为了寻找更肥沃的土地,更丰富的食物,更广阔的天地,一代又一代的人,成为世界的背包客。

漂泊,不是流离失所,每一次抵达,都是新的开始。要在一个地方扎根,必然是艰辛的。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也许是语言不通、水土不服,也许是工作失意、项目失败,也许是某个深夜一个人面对着陌生城市灯火阑珊的怅然若失。可是,软弱的地方总会让人新生出铠甲,新的环境总是藏着新的机遇。来到一座全新的城市,我们会遇到不同的人,他们的嬉笑欢乐,可以点燃一盏灯。

漂泊的人,他有来处,亦有归途。那来处,是记忆的港湾,是血脉中流淌的温情,是无论身在何方都无法割舍的根。如同一条无形的纽带,将我们与故乡紧紧相连。那归途,或许不是地理上的回归,而是心灵的归宿,是在无数次漂泊后,终于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那片能让自己安心停泊的港湾。有一段时间,有一个口号特别火,叫“逃离北上广”。比起“逃离”,我更热爱“漂泊”,漂泊不是逃避,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归途也不是终点,而是下一个起点。

我们都是漂泊者的后代,继承了祖先那份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勇敢地循着自己锚定的方向探索前行。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