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专业“发声”赢民心

建材行业代表工作站

建材行业人大代表工作站召开代表调研工作座谈会。

——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人大常委会组建行业人大代表工作站助推高质量发展纪实

寻企困 解企忧

■ 本报通讯员 安 静 陶 华

近日,看着从3^#、4^#高炉排出的水渣被一辆辆运输车源源不断运往货场发往四川,首钢水钢循环经济中心主任郭翔感觉悬在心上的石头落了地。

“你们解决了我们的心头之患,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非常感谢!”郭翔紧握钟山区建材行业人大代表工作站联络员朱增喜的手。

老朱将已经无处堆放的水钢高炉水渣变废为宝。“不仅为水钢节约了每月120余万元的水渣处置费,水渣销往四川加工成水泥、矿粉原料成为紧俏货,还为水钢每月增效60余万元。”老朱给笔者算了一笔账。

从2024年6月签订外销合同至今,近8万吨工业垃圾变废为宝,极大缓解了水钢环保压力。

这是钟山区建材行业人大代表工作站建站后打出的第一记漂亮组合拳:为企业服务、为项目服务,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首战告捷,得益于朱增喜及来自企业一线的专业人大代表们专技专精积累及人脉资源的积攒配置。行业人大代表工作站副站长孔令涛说,这更得益于驻站区人大代表杨小伟的一份建议。

杨小伟是水钢从业10余年的技术员,2024年5月,杨小伟通过走访调研,向工作站提交了一份详实的《关于首钢水钢高炉水渣循环利用的建议》。“高炉水渣从坦克山沿途堆放至机修厂一带,堆成了高达40余米的四座小山,这种体量如按厚度为1米的量来计算,能将偌大的水钢厂区全部铺满。”杨小伟调研后深表忧虑。

工作站按照程序向上级提交这份建议的同时,孔令涛和朱增喜主动出击向市场要效益,实现了工作站网格化联络制管理方式的破冰试航。

据了解,钟山区建材行业人大代表工作站覆盖范围内有1376家国有、私营企业,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企业生存变得艰难。“我们建立专业性较强的人大代表工作站,把点选在建材企业较为集中的地方,尝试网格化联络工作机制,就是要把人大代表的专业优势发挥出来,识企困、解民忧。”孔令涛说。

为将网格化联络制工作做扎实,工作站根据辖区代表专业特点、工作单位、居住地等条件,按照就近原则,划分出砖沙、水泥商混、钢材、项目服务四个工作组。工作组定期深入企业、车间、各个建材市场调研,专业技术在调研中变成了调研优势,在解企困、分民忧过程中更能对症下药。

代表工作站实行双站长制,分别由1位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及首钢水钢人力资源部部长担任,并配备两名副站长及专职联络员,全方位做好代表工作站协调联络、编组进站等具体事务。精心制定专业代表小组活动清单,积极组织行业代表开展代表小组活动,实现代表联系行业企业零距离、常态化。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