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通讯员 韦妮萍
“良江镇中团村光照充足,水资源丰富,建议发展辣椒种植产业”“从数字产业模式、土地流转整合机制方面,推动村集体和农户共同发展”……一件件代表建议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兴宾区良江镇人大代表张庆合二十年“为乡村建设奉献,为人民群众解忧”的履职见证。
中团村主要种植糖料蔗、花生等传统作物,产业基础薄弱,村民收入有限。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张庆合通过人大代表联络站等阵地广泛征求选民意见,结合良江镇地理、气候、水资源优势,提出《关于在中团村发展辣椒种植产业的建议》,直接推动辣椒种植成为良江镇的重点工作。良江镇打造了以龙安、中团和思槓等村委为核心的“椒美田园”辣椒种植基地,带动3000多户农户种植辣椒,1200多名农村劳动力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全镇30%的群众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因子。
今年年初,良江镇龙安村以“党建+联络站”模式把人大代表联络站建在辣椒产业链上,张庆合成为驻站代表。在开展代表接待日活动时,椒农肖大姐反映村边有几段田埂小路坑洼不平,村民开展田间管护极为不便。张庆合组织驻站人大代表、村干部与村民代表前往现场查看路况,根据路面性质和受损程度,大家研究商定修缮拓宽方案,最终一致决定不等不靠自筹资金,发动村民自愿投工投劳开展修路搭桥,资金不足部分再申请政府协调解决。驻站代表与村民、镇干部、志愿者分工协作,仅用5天的时间就将三段田埂小路拓宽路面修补平整,还在水渠路段埋管架桥,帮助村民解决了“家门口”的难题。
“拍照编辑上传一气呵成。”在履职过程中,张庆合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收集民意“码上提”,全心全意服务群众。走访时,有不少村民向张庆合反映,村里没有路灯,晚上出门不方便更不安全。小问题连着大民生,为了群众不再“望灯兴叹”,张庆合在“代表在线”App平台反映“新陈村和中团村两个自然村部分路段没有路灯,建议安装路灯,方便村民夜间出行。”该建议得到办理,最终通过“一事一议”项目资金安装了50盏太阳能路灯。
“村中道路窄不方便会车,建议加宽路肩”“村边鱼塘建议安装防护栏”……小小的建议帮助村民不断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张庆合的“举手之劳”,像路灯一样照亮和温暖着村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