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爱管闲事”的王大姐

——记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人大代表王启月

■ 本报通讯员 汤金荣

作为医务工作者,她对患者的关心从未改变;作为人大代表,她对群众的关切始终在心间。王启月,江苏省建邺区第十七届至十九届人大代表,江苏省第二中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护师。“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就要有个当代表的样子,群众的需求,哪怕小到一条路、一棵树……都是我履职努力的方向。”

做勇于担当的知心人

“刚当选时,我感到干啥都可有劲儿了,但与选民面对面交流时,却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回想起刚履职时的经历,王启月仍记忆犹新。

“和群众打成一片”成为王启月的首要任务,工作之余,她的主要活动就是到社区走一走,跟群众一起拉拉家常,听听他们对社区、城市的期待和愿景,慢慢地,王启月也就成为大家的知心人,老人们都亲切地称她为“小王代表”。

“心中有方向、脚下须生根、腰杆要挺直。”这是建邺区十九届人大常委会主任梁爱国在首期“人大代表讲坛”上与代表们交流时说的三句话,也是王启月当选人大代表以来的真实感受。她说:“人大代表是党和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桥梁纽带,不仅要当好群众的‘代言人’,也要当好政策的‘宣传员’,还要有过硬的履职能力,这跟我们在医院工作是一样的,你能力不行,患者也不放心把自己交给你啊。”

王启月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建邺区人大常委会组织的每一次培训她从不缺席。南苑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司明秀长期从事人大工作,有着丰富的履职经验,王启月就常常跟着司主任一起视察、一起调研、一起撰写代表建议……区十九届人大常委会为提升人大代表履职能力创办了“莫愁学习堂”,更是让王启月欣喜不已,“这个学习堂正当时,不仅有法规条例解读,专业知识讲授,还汇集了人工智能、数字经济这些前沿元素,实在是太解渴了。”

做群众身边的贴心人

在一次人大代表座谈会上,王启月回顾自己的履职经历时打趣说:“我现在成了一个爱管闲事的人。”

话园社区大都是20世纪90年代初的建筑,历经30多年的风吹雨打,设施老旧、屋顶渗漏、外墙脱皮、道路破损等问题成为居民每天不得不面对的烦心事,几经反映,都因房屋产权归属问题而迟迟得不到解决。这件事成为王启月的心病,一有时间她就往社区跑,一栋栋转,一户户看,把问题和居民的诉求都详细记录在案,提出相关代表建议。不仅如此,王启月还与其他人大代表共同呼吁,在她的坚持和努力下,区政府相关部门作出回应,如今的话园社区已焕然一新。

今年,王启月在走访社区时有居民反映,由于主干道上的部分树木生长过于茂密,树枝遮阳挡光,导致临街的4栋房屋不仅采光受影响,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与隔壁小区之间的道路上也有部分树木因生长歪斜导致小区围墙产生裂缝,居民们担心在即将到来的雨季会发生坍塌。了解这些情况后,王启月联合社区工作人员迅速行动起来,收集情况、多方咨询,最后以提出代表建议的形式推动了问题的解决。正如她在建议中写的那样,“为群众的居住舒心和安全提供一份保障。”

王启月说:“人大代表就是要多听听群众的声音和意见。”13年里,她跑遍所在选区的每个角落,熟络着居民的点点滴滴,当年的“小王代表”也变成了现在“爱管闲事的王大姐”。在履职的道路上,她用一件件实事成为群众的贴心人,更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人大代表为人民”的使命担当。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