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通讯员 杨新华 杨明芳
2022年7月,云南省大理州人大常委会被确定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成为云南省唯一的“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基层立法联系点建立以来,大理州人大常委会以“三四三”模式充分履职,围绕“打基础、强网络、提质效”聚焦立法各环节,拓宽民主参与渠道,深入听取基层群众和有关方面对法律草案和立法工作的意见,完成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法律制定、修订和立法需求意见建议征集任务15件,收集意见建议808条,上报371条,被吸收采纳20条,为基层群众全链条、全方位地参与立法全过程架设“苍洱立法金桥”,让全州人民的声音直达国家立法机关。
三个坚持
确保联系点正确方向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在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中,大理州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通过党内报批、专题汇报等方式坚持和完善党对各方面事业的全面领导,把党的大政方针贯彻落实到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全过程各环节各方面,确保立法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在征集意见过程中,大理州人大常委会着眼基层,倾听群众的声音,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力争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的意见建议和群众期盼的、急需的立法需求反馈到国家立法机关。在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征求立法需求和立法工作意见建议时,双廊镇联系点上门征集了部分居民、外来务工人员、餐饮客栈经营代表对立法工作最真实的想法、最热切的期盼、最关心的问题,并原汁原味地进行了上报。
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大理州人大常委会在履职的过程中,聚集找出本地区、各部门、各个群体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民政事务等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将其反馈给国家立法机关,充分体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
依托四有
夯实联系点履职基础
有制度。制定大理州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制度,包括会议制度、学法制度、普法制度等。明确联系点职责要求、工作内容,规范民情民意采集、整理、上报的途径和方式,规范内部运作流程,加强联系指导,推动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规范、高效运作。
有队伍。成立大理州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提升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法工委,负责联系点日常业务工作。将漾濞彝族自治县、大理大学法学院等16家单位确立为大理州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并确定了16名立法联络员和210名立法信息员。16家州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既有少数民族自治县、社区、街道,又有开发区管委会、律师事务所,既有立法机构,又有执法机构,兼顾基层工作中各联系点。如,巍山县人大常委会分别在县级部门、乡镇、村委会(社区)、企业等单位同步设立县级基层立法联系点8个,将征求意见的触角延伸到基层,形成了“1+16+N”工作体系。
有保障。大理州人大常委会投入资金10万元,建成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室。两年多来,共安排16个州级联系点工作经费126万元,保障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有效运行。在州人大常委会及其16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法律图书角,图书涵盖现行有效法律,重要法规、规章,与群众生产生活联系密切的法律期刊、法治报纸、法律文献研究等,为联系点工作提供有效支撑。
有协商。制定大理州立法协商办法,对协商主体、协商对象、协商内容、协商程序进行全面系统的规范。按照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要求,对涉及全州地方群众利益的事情在全州人民群众中广泛协商,对涉及基层群众利益的事情在基层群众中广泛协商,对涉及特定利益群体的事项充分听取这部分群众的意见。将立法平台搭建在人民群众的家门口,将立法事项在人民群众中广泛协商。
三个着力
汇聚群众心声
着力拓展征集范围。大理州人大常委会不仅把立法意见的征集放在乡镇街道、学校社区、机关事业单位、厂矿企业、社会组织等各处,还放在村委会、老百姓家门口、田间地头,并在门户网站开设了“基层立法联系点”专栏,对16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基本情况和工作动态进行及时展示,通过书面征求意见、开展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实地调研等多种方式对相关法律法规的意见进行征集。征集包括专门调研和日常走访调研,既有纵向的州到县、乡镇的征集,也有横向的同级各个部门、群体的征集。
着力创新征集模式。聘请州内知名律师、法学研究者、执法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31名,建成州人大常委会法律专家库,积极参与国家和地方立法工作;在大理大学法学院设立州人大常委会地方立法研究院,安排法学博士全过程参与相关立法工作,形成了全链条的“博士+立法”工作机制;与州法院、州检察院、州公安局、州司法局和州政府法律顾问室等单位,建成协同共建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机制,提高法律意见专业化水平,做好“百姓声音”与“法言法语”之间的转换,把人民群众的期盼通过法律语言带入法条。民事诉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期间,云南法阳律师事务所提出,司法实践中存在循环重审、上诉的情形,建议在原一百七十七条第二款修改的内容中不增加“除严重违反法定程序外”的内容,该建议被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予以采纳。
着力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基层联系点注重发动专业人士、专家学者,加强立法全过程的宣传解读,将法律法规编制成民歌、大本曲传唱等形式将法律的理念、价值、功能和精神传递到社会各阶层,多元解读法律法规,扩大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多方听取法律法规贯彻实施中的意见建议,将基层立法联系点同时也建成法治宣传、提升群众法治素养的重要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