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创新监督方式 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 王定琴 刘丽美 (云南)

近年来,云南省禄丰市人大常委会不断创新监督方式,在发挥制度载体作用上积极作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丰富民主形式,始终坚持人民至上,通过完善人大的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工作机制,使人民依法享有的各项民主权利,真实、生动、具体地体现在人大工作各方面各环节全过程,确保在决策、管理、执行、监督等环节都能听到来自人民的声音,将各方面社情民意统一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中。

工作监督掷地有声

禄丰市人大常委会坚持面向社会公开征集监督议题,监督工作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布,扩大人民群众对人大工作的有序参与,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在审议专项工作报告、监督计划和预算执行情况时,通过调研等方式听取人民群众对监督事项的意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呼声,常态化邀请人大代表参与人大常委会和专门委员会组织的议题调查、视察、执法检查、专题调研、专题询问、工作评议,发挥人大代表在监督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在专题询问中,通过多种形式听取、收集人民群众对询问事项的意见建议,进一步增强所提问题的代表性、针对性,确保问到关键、问出要害,从2015年起,连续10年先后对教育、卫生健康等14个专项工作开展了专题询问。在工作评议中,通过在禄丰人大网站等媒体公布被评议部门和评议内容,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对被评议部门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评议意见和测评结果以及被评议部门对评议意见整改落实情况以适当的形式向社会公布,评议会议结束后,将评议意见和测评结果向市委报告,并分别向市政府、市纪委监委和市委组织部通报,进一步提高了人大监督的实效和刚性。

法律监督高质高效

禄丰市人大常委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全面深入推进“八五”普法规划各项工作落实,提高全民法治素养,推动全社会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强化法律实施和监督,保障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完善备案审查制度,全面推行规范性文件网上备案审查,加快建设规范性文件数据库,优化禄丰法治服务软环境。常态化举行“12·4”国家宪法日活动,推动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突出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每年举办两期法治讲座,提高常委会组成人员、“一府一委两院”和政府工作部门负责人的法治意识和依法治理能力。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定期审议备案审查情况,完善全市统一的备案审查信息平台,全面推行规范性文件网上审查备案,实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2023年以来,禄丰市人大常委会制定规范性文件3件、修订5件、废止7件;对市政府制定的9件规范性文件开展审查备案,对历年来与现行政策、法规不相符的10件规范性文件予以废止,对5件规范性文件予以修改,对历年来市政府及其办公室一般政策性规范性文件予以清理,全面推进行政规范性文件“立、改、废”工作有效落实,维护国家法治统一。在执法检查中,广泛听取人民群众对法律实施情况的意见建议,围绕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法律法规,确定执法检查项目,并推动工作重心下移,更多听取人民群众对法律实施情况的看法,由人民群众对法律实施情况进行评判;建立执法检查问题交办清单和整改责任清单“双清单”工作机制,推进执法检查意见办理工作项目化、清单化。建好用好基层立法联系点,积极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呼声,切实做好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努力在新起点上开创禄丰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代表工作形式多样

落实和完善“两个密切联系”的制度机制,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常态化听取人大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切实提高工作实效。积极创新监督方式,打造民生实事“征集民意—项目票决—过程监督—效果评议”的全链条机制,推动民生实事项目从“为民作主”向“由民作主”转变,丰富和发展了新时代禄丰人大工作新内涵。在全州率先开展“人大代表讲堂”活动,为提高代表履职能力拓展平台,2024年9月,组织开展了首场“人大代表讲堂”活动,取得较好的效果,下一步将常态化开展一年不少于两次的“人大代表讲堂”活动,进一步提高人大代表的履职能力。常态化开展基层人大代表座谈会,自2023年开始,禄丰市人大常委会每年举行两次列席常委会会议的基层人大代表座谈会,2024年起,每年举行1次四级人大代表座谈会,广泛听取和征集广大代表对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将意见建议进行交办,进一步畅通与人大代表、基层群众的沟通联系渠道。举办政情报告会,由市政府定期向人大代表报告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情况,切实提高国家机关政务活动的透明度,保障代表知情知政,进一步密切政府和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提升代表“家站室”建设内涵水平、扎实开展“代表联系服务群众日”活动,完善预算审查前听取代表和社会各界意见建议机制,设立勤丰、妥安2个预算审查基层联系点,畅通基层人大参与预算监督的渠道。积极探索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新路径,打通人大常委会直接联系人民群众的渠道,在全省率先开展社区观察点建设,为人大代表履职建设新平台,不断扩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的广度和深度。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