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让城乡重新焕发光彩

——瑞安市人大常委会持续监督城乡建设工作综述

■ 本报通讯员 苏盈盈 林姜祥

高品质的人居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浙江瑞安人大履职的方向。近年来,瑞安市人大常委会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积极助推“生态建设”“系统治水”等决议决定落实,以议案督办为抓手,从西部山区到北麂海岛,高标准推进全域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三年行动,不断补齐城市洁化、净化、序化短板,逐步消除脏乱差区域,全域人居环境卫生实现根本性变化,勾勒出一幅靓丽图景。

一条河——

碧波荡漾的治水长歌

“蓬莱定不远,正要一帆风。”水于瑞安,是文化,是乡情,更是一场自我觉醒的革命。

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乡”瑞安在“高速快跑”中也最先遇到了“成长的烦恼”:污水直排、垃圾入河等现象频发,水体污染日益加重,不少河流甚至达到重度污染,黑河、臭河、垃圾河频现……

河道整治刻不容缓,势在必行。2013年,仙降老板的一条“20万元邀请环保局长下‘黑臭河’游泳20分钟”的微博让金光堡河上了热搜。这条河地处工业区内,由于沿河企业众多,各类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排河内,导致河水浑浊。

痛定思痛,金光堡河开始整治,实施截污纳管、河道清淤、排污口整治后,还栽种了净化水质的水生植物,投入微生物提高自净能力等。在多措并举下,金光堡河终于迎来华丽蜕变:河边的污染源处理了,水质变得清澈,河岸也美多了。

金光堡河仅是瑞安推进治水工作的一幕。这场治水,人大力量功不可没。

自2002年以来,瑞安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先后作出关于“推进生态建设”“推进系统治水”等决议决定。2017年,又制定出台剿劣专项监督方案,督促打好剿劣攻坚战,全市6个省控、市控断面成功“摘帽”,全面完成剿劣任务。从黑河、臭河、垃圾河入手,瑞安全面清理了城乡河道,有序实施了“污水零直排区”“美丽河湖”建设,让镶嵌在大地上的河流由“脏”到“净”、由“净”到“清”、由“清”到“美”,倒逼经济社会发展走上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座城——

持续蝶变的城乡颜值

重绘河流“清澈”底色,只是瑞安人居环境持续提升的一个缩影。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几十年里,瑞安的“创伤”不仅体现在河道,城乡环境卫生也“伤痕累累”:违章建筑乱搭乱建、道路通行不畅、垃圾随处可见……

人居环境是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大事,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殷殷期待。

民众有期待、人大有行动。多年来,瑞安市人大常委会久久为功,重点聚焦系统提升风貌品质、提升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开展综合环境治理等工作持续发力,凝聚多方合力,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全力打造和谐宜居的人居环境。

在平阳坑镇东源村,农房前后各种各样的花园“小品”造型别致,家家户户周边的空闲地被装扮成一个个小花园。村民郑女士说,原先家附近有好几个杂乱小竹园,还有几处露天厕所和废弃猪圈,经常污水横流,天气一热更是蚊蝇乱飞,如今房前屋后都是花园……

“以前这条路环境乱糟糟的,车子堵得不行,改造后家门口清清爽爽,看着心情也好了!”在飞云街道大桥东路,改造后的道路环境焕然一新,两侧商铺外立面统一整齐,昔日的环境“脏乱差”、占道经营、交通拥堵等现象已不见踪影,沿街住户对这条街的改造提升赞不绝口……

一件议案——

凝聚着150万人民的心愿

村庄和道路的蝶变是瑞安市高标准推进全域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三年行动的成效,也是市人大常委会大力督办代表议案建议的可喜成果。

2022年,瑞安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将《关于全市域推进乡村环境整治 高水平提升人居环境的议案》确定为大会议案后,市人大常委会完善督办机制,持续监督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议案办理工作——

听取审议各项环境相关报告,开展飞云江综合治理、林垟历史文化名镇建设和湿地保护利用工作等专题调研,深入调研五大亮点区块、温州南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房地产市场及商品住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型城镇化等情况,助力改善城乡环境面貌、提升城市功能品位,推动议案办理取得实效。

建立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带头督办机制,成立议案办理监督工作组,依法开展常态化监督行动,督导21个乡镇(街道)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情况,实现监督范围全覆盖。各乡镇(街道)人大(工委)积极响应,把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作为重点监督工作内容,组织人大代表开展形式多样的监督活动。

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作用,以人大代表联络站为载体,积极组织开展主题监督活动、专题调研、问政会等活动,广泛收集、及时反映社情民意。与此同时,搭建人居环境e监督平台,构建人大代表实时查看、准确监督、及时反馈、政府回应、人大督促的闭环工作链条,实现“线上+线下”收集民情民意、意见建议定期分析处理,有效督促相关职能部门解决整治工作中出现的疑难杂症,切实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三年来,全市共整治人居环境较差村(社区)104个,一批环境落后村旧貌换新颜。陶山镇均岙村等7个温州市级人居环境问题村居、曹村镇上都村等13个瑞安市级人居环境问题村居整改工作顺利通过验收,2023年至今整治温州市“一季一百”风貌落后村78个,其中23个村被评为优胜村,形成抓环境促发展典型示范作用效应。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