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更顺 (河北)
近年来,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人大常委会坚持把专题询问作为增强人大监督工作刚性的重要方式,出台了《石家庄市藁城区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试行办法》,在专题询问工作中,藁城区人大常委会坚持从选题、程序、跟踪、创新四个方面着手,完善工作机制,提升了专题询问的质量和实效,有效帮助和督促更好地解决问题、改进工作,为助推藁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坚持精准选题
明确“问什么”
选好议题是开展好专题询问的前提,藁城区人大常委会在选题方面建立了制度,聚焦中央和省市重大决策部署,围绕全区中心工作,把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事业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社会关注度高且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痛点堵点问题作为选题的重点,突出问大事、问要事、问难事,切实增强选题的针对性。2015年以来,围绕食品安全、文化市场管理、“6+1”联动监督、2024年度民生实事项目进展等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开展了4次专题询问。食品安全关乎民生,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文化市场管理对于促进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提升文化产品质量、保护知识产权、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文化安全具有重要意义;“6+1”联动监督聚焦违法违规占用土地项目等7个领域重点问题解决,是依法推动法律法规实施、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优化河北营商环境、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2024年度10项民生实事项目承载民生、连着民心,是藁城区人民普遍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藁城区人大常委会选择这些议题开展专题询问,是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直接回应,做到了精准有效、有的放矢。同时,成立由区人大常委会领导牵头、相关专门委员会和常委会工作机构具体负责的调研组,深入基层和有关部门开展调查研究,听取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汇报,通过实地察看、听取汇报、组织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认真分析研判,找准问题症结,形成询问的问题清单草案,提交主任会议研究确定现场询问提出的问题,从而确保专题询问的问题符合当前形势和群众的切身利益。
坚持严格程序
代表“真敢问”
专题询问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问”,是国家权力机关依法行使监督职能的庄严之问。为确保“问”得准确,“答”得认真,藁城区人大常委会制定了一套严格的问答程序。在开展专题询问前,藁城区人大常委会专门召开沟通协调会,给区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专题询问背景资料,相关职能部门认真研究,做好专题询问准备工作。询问时询问人提问言简意赅、具体明确、针对性强;应询人回答询问直截了当、客观准确,不避重就轻,不推脱不回避。对答复不切题、不明确、不完整或对答复不满意的,要求作出书面答复,通过规范会议程序和要求,确保了专题询问的严肃性和高效性。4次专题询问共计提出39个问题,2024年10月围绕民生实事项目专题询问提出的健康藁城建设涉及的项目建设进展、路网建设规划等20个问题都切中要害,效果显著,专题询问做到了有深度、有质量,达到了高效互动、坦诚交流的目的。
坚持结果导向
注重“跟踪问”
开展专题询问始于“问”,但不止于“答”,最终目的是解决问题、推进有关工作。藁城区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效果导向,做好专题询问的“后半篇文章”,强化监督机制,着力在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上下真功夫,确保询问取得实效。专题询问结束后10日内,区人大常委会形成“审议意见+问题清单”交由区政府研究处理,并监督限期整改。督促有关部门在规定时间内将办理落实情况向区人大常委会书面报告,确保相关工作落地落实、取得成效。针对监督工作中存在实效不强的问题,通过完善监督流程,优化整改落实机制,形成监督组合拳,切实推动问题整改落实,有效提升了监督实效。2020年对“6+1”联动监督工作进行专题询问,助推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在7个领域加大推进整改、解决问题的力度,做深做实“6+1”联动监督各项工作,促进全区经济和社会事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与时俱进
做到“创新问”
藁城区人大常委会根据新时代民主政治发展的需要,适应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人大监督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推动专题询问工作持续改进和完善。一是扩大询问议题范围。把专题询问的监督触角进一步延伸到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找到民呼我应、同频共振的结合点和兴奋点,高度聚焦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教育、卫生、就业、养老、住房等领域,针对突出问题开展精准监督。二是深化拓展询问内容。探索把“一府两院”的工作内容作为专题询问的主题,丰富专题询问的内容,更好督促“一府两院”依法履职尽责,监督法律法规有效实施。三是探索增加询问频次。除了列入区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的专题询问事项以外,根据实际情况,经主任会议研究增加专题询问的频次,进行临时性专题询问,让人大监督更灵活地服务于民情民意。
(作者系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人大常委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