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通讯员 赵玲玉
刘芳美,山东省人大代表、东营市垦利区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30多年来,她始终扎根一线,精进业务,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自2018年连任两届省人大代表以来,刘芳美以更加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除不断精进自己的专业技能外,还积极做好“传帮带”工作,带培基层防疫员43名,培训人员300余人次。她主动联系服务群众,深入基层为养殖户解决各种难题,年接待养殖、疾病防治咨询者400余人次,指导数家养殖场(户)做伪狂犬病的防控与净化,基层养殖生产效益显著提升。
积极建言 推动畜牧养殖健康发展
“人大代表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是党和人民对我的莫大信任,我一定不会辜负这份信任。”刘芳美说,“我最开心的是通过积极建言献策,推动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保障食品安全,促进乡村振兴,让农民的笑容更多、获得感幸福感更强。”
刘芳美有着多年的畜牧行业一线工作经验,对病死畜禽可能给畜牧养殖安全、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带来的危害有着清晰的认识,她深知妥善处理好病死畜禽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为进一步发挥好人大代表作用,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刘芳美在认真研读学习有关国家政策的基础上,联系全国人大代表张金海赴河口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厂进行实地调研,并与相关负责人进行座谈交流,在充分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关于保持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政策定性的建议》,同时委托张金海代表将该建议带到全国人代会上。建议提交后,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和办理,省畜牧兽医局、省财政厅联合下发相关通知,要求扩大无害化处理补助范围,将禽类、牛羊等动物无害化处理纳入财政补助范围,有效杜绝病死畜禽的随意丢弃,隔断病死畜禽疫病传播,既维护了养殖户的利益,又保障了食品安全和畜牧业健康发展。
乡村振兴不仅是产业振兴,更要实现人才振兴。针对全省基层动物防疫体系改革、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待遇不高的问题,刘芳美通过异地调研、与行业人员面对面座谈交流等方式,提出《关于基层动物防疫体系改革的建议》《关于提高政策操作性,精准落实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问题的建议》等代表建议,得到有关部门的办理,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改革和完善村级动物防疫员管理制度的意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6部门出台《关于加快落实基层职称制度的通知》等相关文件,推动村级防疫员及基层技术人员相关待遇的落实,为乡村振兴战略,激励人才扎根基层,服务“三农”留住人才。
充电赋能 努力做一名合格代表
在刘芳美的办公桌上,一侧是各类工作文件、书籍,另一侧则是宪法、代表法等法律法规。在日常生活中,刘芳美除积极参加省、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集中学习外,还自觉学习各类法律法规,学深悟透与人大相关的知识内容,提高自己的思想理论水平,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遵纪守法,充分发挥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
在参加数次省人代会期间,刘芳美积极履行代表职责,严格遵守大会纪律,把通过走访调研收集到的选民意见整理分析,提交《关于尽快出台〈山东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的建议》等5件代表建议、《关于尽快落实人力资源人员职业资格双向对应认定的建议》参阅件1份。闭会期间,刘芳美先后就修改代表法和审议《山东省黄河保护条例》等相关法规提出意见建议;参加相关工作专题调研、立法听证会、代表履职学习班等,担任省人大代表东营市第二小组联络员,积极组织联系并参加省人大代表小组活动。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刘芳美除了是工作在一线的畜牧业技术员和人大代表外,还是一名宣传员,通过向群众宣传国家的方针政策,使群众及时了解、参与、支持党委和政府的决策方针。在人代会闭会期间,刘芳美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职能作用,始终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及时了解掌握群众的意见和需求,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同时,刘芳美通过走访、调研、接待群众来访,掌握社情民意,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并努力帮助协调,切实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