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努力让家乡变得越来越美”

——记湖北省宜昌市人大代表龚圆圆

■ 本报通讯员 姜 云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她勤勉履职,及时反映群众诉求,发挥人大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着力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作为一名村党支部书记,她一心为民,以产业富民为己任,带动村集体和村民收入逐年增长。她就是湖北省宜昌市、枝江市两级人大代表,百里洲镇刘巷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龚圆圆。

建言献策 做担当有为的“代言人”

“建议提得好,才能办得好。”当选人大代表后,龚圆圆深感责任重大,为更好地履行代表职责,除认真学习各种理论知识外,还经常走访选民,了解他们的想法、愿望和要求,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四面环水的百里洲,码头是最重要的进出通道,每逢节假日,车流量、人流量增多,交通压力极大,码头周边又缺少较大的停车场、公厕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过往的群众十分不便。

龚圆圆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经过深入调研,在枝江市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关于对百里洲镇码头提档升级的建议》,建议利用各码头周边闲置资源,修建改建公厕或配备移动厕所,配备饮水设施,新建、扩建码头停车场,并招聘专职管理人员对公共设施进行管理。

枝江市政府采纳了这件建议,在人流量最大的百里洲刘巷渡口附近建设公厕1处,相关公共服务设施被纳入百里洲镇政府公共服务采购范畴,明确由百里洲绿亮保洁有限公司负责维护管理,此举极大地便利了过往群众。

作为一名基层人大代表,龚圆圆常年奔走在一线,积极为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助推乡村经济发展鼓与呼,先后提出《关于加强农业生产抗旱电力设施投入的建议》《关于在百里洲砂梨种植村联合修建冷库的建议》等10余件高质量的代表建议,所提建议均得到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答复和办理,有效解决了一批事关群众生产生活的难题,成为群众信任的“代言人”。

为民解难 做服务群众的“贴心人”

2022年年初,百里洲镇人大成立砂梨产业代表联络站,作为驻站代表,技术培训、指导服务、考察调研、观摩交流,龚圆圆忙得不亦乐乎,她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助推着乡村产业发展。“群众的事无小事,要当好人大代表就得管‘闲事’,这样才能让群众信服。”龚圆圆说道。

“我在外务工的社保怎么转回来”“我的市民卡怎么用不了”“出行不便,道路需要硬化”“作业道需要维修,收割机进不去”“路灯不亮了”“树枝未修剪遮挡了田里的庄稼”……这些年,龚圆圆走遍了周边的每一寸土地,一本厚厚的“人大代表履职手册”记录着她遇到的大事小情。

面对这些琐碎的问题,龚圆圆总会不厌其烦地想办法,能当场解决的就当场解决,不能解决的就将问题和建议记录下来,村级能够解决的问题迅速制定方案解决,需上级解决的问题及时向上级反映,并跟踪直至问题解决。

自当选人大代表以来,龚圆圆先后助推解决了村民反映的问题50余个。现在村民有什么烦心事、忧心事都愿意找她唠嗑。

在硬化一条400多米长的通户路时,龚圆圆初期十分担忧,因为项目资金不够,需要自筹60%,还需要路两边农户让出自家田地。令她没有想到的是,村里的党员带头捐资、群众纷纷响应,仅用一周的时间就筹资5.3万元。项目开工后,村民们踊跃出工出料,参与率达到65%以上,村民参与家乡建设的积极性、凝聚力、向心力不断提升。

“作为土生土长的枝江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家乡变得越来越美丽,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龚圆圆表示,在今后的履职路上将牢记“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初心,当好群众的代言人和贴心人,全力以赴带领村民在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接续奋斗。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