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人大代表、太原市发改委价格监测认定中心副主任、民盟山西省委会经济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李力海:
夜间经济一头连着居民生活、消费延伸,一头连着商业复苏、经济发展,正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劲引擎。山西省已确立打造“古韵新辉夜山西”夜间经济品牌目标,以太原钟楼步行街为例,钟楼步行街以“夜间经济”“首店经济”为引领,自2021年9月开街以来,已累计接待游客1500余万人,运营收入超1亿元,发挥出夜游激发消费“强磁场”效应,辐射出新的消费动能。
为加快将山西夜间经济规模做大、特色做精、品牌做强,助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需从政策扶持、特色挖掘、管理提升三个层面协同发力。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对夜经济活动项目和经营个体给予税收优惠,对城市夜经济发展建设用地给予支持,对于公交、环卫等公益性事业单位因延长运营时间产生的亏损给予相应补贴,对延时场所增加的水、电、人工等成本费用,按照营业面积给予补助。
深度挖掘区域特色。政府相关部门针对“夜游”“夜食”“夜娱”等消费业态,组织策划具有地方鲜明特色的餐饮、购物、文化、娱乐、体育等夜间促消费活动。做到“区区有特色、周周有活动”。同时,吸引有条件的景区、博物馆、展览馆、美术馆、体育馆等参与进来,适当延长夜间开放时间。营造良好夜间消费氛围,并定期发放夜间消费券,激发民众的夜间消费热情。
数字赋能提升夜间综合管理能力。借鉴夜间经济发达地区经验,开发数字化管理系统,创建监管小程序,涵盖出摊、收摊、食安、消防、卫生、用电、用气、进货等方面的功能。借助智能化监管小程序,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问题。
(本报记者 刘 晶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