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联、商、督、促” 助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 叶 蓁 (浙江)

2024年以来,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人大常委会通过创新“为企服务十件实事”监督机制等手段,打好“联、商、督、促”监督组合拳,在助力提升助企纾困动力、挖掘扶持政策潜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上精准发力,进一步助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拱墅实景积极扛起人大职责和使命。

拓宽“联”的渠道

下好助企服务先手棋

拱墅区人大常委会自觉向中心聚焦、为大局出力,通过“组团联、蹲点联、调研联”,助力提升为企服务成效。一是组团“联”。2024年4月,区人大常委会及时出台《关于组织全区各级人大代表开展双岗建功助力“深化改革、强基固本”、扎实开展“1515”攻坚行动主题活动的方案》,成立人大助企服务攻坚团,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牵头,各工委、各街道人大工委组团包干,采取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组织代表参与主题活动,及时收集汇总意见建议,建立全过程闭环处理流程,攻坚破难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二是蹲点“联”。建立主任会议成员常态化联系重点企业机制,走访联系企业,面对面帮助企业分析形势、解读政策,协助解决企业税务增票、外贸出口数据回流等问题。三是调研“联”。开展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工作课题调研,围绕“保护中小投资者”“优化执行合同”等难点问题提出破解思路建议。调研大运河数智未来城发展,提出优化企业服务生态链、集聚高端要素供应链、激活平台建设创新链、提升核心产业价值链等建议,助力未来城成为拱墅区新经济增长极。

优化“商”的路径

出好助企服务连环招

拱墅区人大常委会通过建好用好基层人大协商阵地,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优势,不断健全吸纳民意、汇聚民智的工作机制,在推进助企服务中扛起人大担当。一是服务进站“商”。不断丰富代表联络站和居民议事会平台作用发挥机制,有力提升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成效。如上塘街道人大工委组建人大助企服务先锋队,结合开展实地调研、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代表联络站等活动,助力街道办事处出台《临街商铺监管“一件事”实施标准》,有效降低了沿街商铺监管的处罚案件数量。二是平台议事“商”。各街道人大工委在楼宇、企业、社会组织等建立特色人大协商平台,有力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如在城西银泰商圈的“小哥驿站”创办人大代表联络点,有序扩大新就业阶层民主参与渠道。三是立法联系“商”。积极推进米市巷街道、长庆街道和杭天信律所三个基层立法联系点规范化建设,创新立法协商进楼宇工作机制,积极收集新兴业态优化营商环境立法建议,为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凝聚代表智慧。

丰富“督”的形式

打好助企服务主动仗

拱墅区人大常委会以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为牵引,深化拓展各类议题监督,多点发力助推为企服务再优化、再提升。一是深化专项监督。聚焦发挥审计监督作用,联合区审计局,对区发改经信局、区审管办、区人力社保局等21个部门的营商环境政策落实情况开展专项审计监督,就发现的未停止收取企业履约保证金等方面问题,发出审议意见函,推动政府行政效能提升。聚焦产业高质量发展,开展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文旅融合发展专项监督,着力挖掘扶持政策潜力。聚焦法治政府建设,对审议意见落实情况开展满意度测评,多角度为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建言献策。二是深化专题视察。聚焦涉企服务功能拓展,开展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大运河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创新实践基地等专题视察,建言区政府优服务和稳增长同步,进一步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助力拱墅区营商环境在持续优化中迭代提升。三是深化专题询问。聚焦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开展科技创新工作专题询问,针对科技企业、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扶持政策、数据知识产权试点工作等开展专题询问,群策群力推动科创产业集聚成势,构建高能级科创平台矩阵。

提升“促”的能效

奏响助企服务主旋律

拱墅区人大常委会深化“两去两回”代表履职机制,充分依托代表专业优势,精准反映行业情况,民主商议涉企政策,合力破解共性难题,进一步提升助企服务成效。一是共学,宣传覆盖广一度。举办区人大常委会党组读书班、区人大代表能力素质提升培训班,通过专题教学、现场教学等培训方式,组织学习《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集中宣传拱墅区高质量发展系列政策,鼓励人大代表争做优化营商环境的引领者、推动者、宣传者。二是共话,监督力度深一度。指导各街道人大工委开展人大代表“强基固本、双岗建功”主题活动,先后开展共商快递行业新发展,共商优化营商环境促发展,共商科技创新、助推商圈发展等系列活动,创新“三问三帮”工作法,即问现状、问需求、问预期,帮对接政策、帮对接信息、帮用工需求,并实行问题清单化管理,已累计收集人才、用地、政策等方面意见建议1524条,答复解决1176件。三是共谋,履职成效提一度。人代会和闭会期间,代表们先后围绕深化园区政策、金融服务、产业发展等方面改革,提出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园发展、提供精准金融服务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设立拱墅区“专精特新”产业基金等方面共计24条建议,促进了营商环境“软实力”,激发了企业发展“真活力”。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