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深耕健康产业的“追梦人”

——记江苏省南京市人大代表陈向东

■ 本报通讯员 肖日东

作为民营医院的负责人,他带领团队打造了“医疗、康复、服务”三位一体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模式。作为人大代表,他深入行业一线调研,聚焦民生痛点,提出20余件代表建议、3件议案,多件建议得到重点督办。作为公益达人,他经常带领医务人员为偏远地区群众送去免费健康普查,用温暖照亮他们的健康之路。他是江苏省南京市第十七届人大代表陈向东。

当健康知识的传播者

作为医院带头人,陈向东敏锐洞察中西医结合诊疗存在协同短板。针对这一难点,他建议有关部门和医疗机构推广学习“北京市中西医结合专科会诊中心”经验,民营医院作为试点,倡导组建多学科诊疗团队,依据患者病情量身定制治疗方案,打造集“医疗、康复、服务”三位一体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模式,进一步加强中西医结合诊疗及专家团队建设,让患者享受高品质的诊疗服务,为民营医院吸引更多人才,有力推动了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

陈向东依托丰富的专业底蕴,联动省、市、区三级人大代表力量,共同编织起一张健康服务网络。他精心梳理出“资源、需求、服务、落实”四张清单,聚集医疗健康领域的人大代表,共同开展惠民活动。从健康讲座到进社区义诊,从疑难病症的协调会诊到健康科普的普及宣传,每一项活动都在点亮群众的健康之路。

“在这里,群众的声音被认真倾听,群众的需求被细致满足,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攀升,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这是我应有的责任担当。”陈向东深有感触地说。

当百姓信赖的代言人

自2023年1月当选南京市第十七届人大代表以来,陈向东始终不忘“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使命初心,全身心投入代表履职工作。截至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召开前,他累计参加各项履职活动60多次,提交26件建议和3件议案。每一件建议都精准聚焦民生痛点难题,多件建议被市人大常委会评为优秀建议,得到重点督办。

作为来自民营医疗行业的人大代表,陈向东积极为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奔走呼吁。他提出的《关于推进三甲医院与民营医院医联体惠民的建议》,惠及近10万名患者,使患者的就医成本平均降低了约10%,有效地推动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

面对老龄化挑战,陈向东直击社区养老灵活性与个性化服务不足的关键问题,结合自己的调研,提出《关于突出社区养老弹性服务,树立南京银发经济品牌的建议》,得到了市政府分管领导的亲自督办。两年来,他连续10多次深入基层及中医药机构调研,为《南京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条例》的出台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意见,多件建议被采纳。

作为人大代表,闭会期间,无论工作多忙,陈向东始终不忘自己的代表身份,积极履职,为百姓发声。仅2024年,他就参加各类视察、调研、走访等履职活动30余次。他还经常深入选区,与选民沟通交流,通过选民见面会、个别走访等方式,了解民情民意,收集群众的各类意见建议,为提好议案建议积累民情民意。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就要认真履职,为群众和政府之间搭好桥梁,促进解决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到我履职结束的时候,大家觉得我这个代表当得还不错,我就感到心满意足了。”谈起当代表的初心,陈向东笑着说道。

做造福群众的“贴心人”

作为人大代表,陈向东始终不忘自己的社会责任与担当。在关爱百姓健康方面,他带领医疗团队密切联系基层卫健委,开展了一系列大型义诊活动。先后走进溧水、盱眙等区、县进行健康普查,并联合省、市知名公立三甲医院,走进连云港东海、灌云等地,开展“情系苏北”大型义诊活动。

在诊疗之路上,他切身感受到患者的切肤之痛,将建立高效诊疗体系作为医院一直秉承的原则,开展了一系列慈善活动,携手江苏省慈善总会筹集百万善款援助困难家庭,致力于帮助更多患者走出阴霾。陈向东为困难群众捐款捐物累计价值100多万元。同时,他积极参加“与爱同行、筑梦希望”等各类慈善活动,助力慈善公益事业发展,让爱心如涓涓细流汇聚成海。

陈向东表示,作为来自医疗行业的人大代表,他将始终坚守自己的本职岗位,继续谱写服务社会、造福百姓的履职篇章,为医疗健康事业和民生福祉贡献自己的力量。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