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激活创新基因 从“内卷”走向“竞合”

全国人大代表、联泓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月明——

“在低端同质化产品里去竞争,不仅不利于企业自身,也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必须以创新破‘内卷’,才能培育新的业绩增长点,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全国人大代表郑月明

■ 本报记者 贺 佳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到日前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召开公平竞争座谈会,围绕整治“内卷式”竞争与企业进行深入交流,再到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现场,中国“反内卷”信号日益强烈。

“‘内卷’主要表现为企业间过度价格竞争、同质化竞争带来的压低利润、抑制创新、资源浪费等问题。”全国人大代表、联泓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月明对“内卷”现象有一些观察和理解。

作为新材料领域的资深创业者和高科技企业掌门人,在履职过程中,郑月明立足本职工作,积极参加各级人大组织的学习活动,每年调研走访数十家制造业企业,并保持与专家学者的沟通交流。

“以烯烃产业为例,2024年我国乙烯、丙烯装置开工率分别为84%和72%,尽管部分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和优化生产流程提升运营效率,但2022年至2024年,我国石化行业整体利润水平不高,利润总额逐年下滑,从2021年的1.16万亿元下降至2024年的7897亿元,2024年行业利润率仅为4.85%,处于历史低点。”更让郑月明担心的是,尽管企业利润逐年下降,2025年我国乙烯、丙烯装置还将迎来投产高峰,预计2025年中国乙烯产能将超过6300万吨,丙烯产能将超过8000万吨,预计2025年消费量分别为5500万吨、5800万吨。“国内目前仍有大量在建、拟建项目,如果这些项目全部投产,到2030年我国乙烯、丙烯产能将分别突破9700万吨和9100万吨。”

在郑月明看来,在低端同质化产品里去竞争,不仅不利于企业自身,也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必须以创新破“内卷”,才能培育新的业绩增长点,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当前,欧美国家依托技术壁垒主导高端产品市场,中东地区凭借原料成本优势抢占基础化学品份额,东南亚国家以较低成本和较高需求增长吸引国际资本。要保持产业竞争力,必须由注重规模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为此,郑月明建议控制乙烯、丙烯新增产能,出台更加严格的准入标准,避免“规模论”,重视“含新量”,并加强行业监管力度,确保相关政策落实到位;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鼓励企业通过兼并重组、产能置换等方式,优化产业布局,提高产业集中度。

克服、超越“内卷式”竞争,必须以科技创新加速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摆脱对规模扩张的迷恋和对低价竞争的依赖。对此,郑月明还建议加大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进行技术设备升级改造,提高产品附加值,推动产业高端化、绿色化、差异化、精细化发展。

破局“内卷”,既需要政府加强引导与监管,也需要企业着力提升创新能力,拓展市场空间。近年来,越来越多企业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通过全球化发展打破“内卷式”竞争格局。

“要鼓励企业走出去,促进产能在全球合理布局,拓展发展空间。”郑月明表示,整治“内卷”就是要实现从“内卷”到“竞合”,从“价格战”到“价值战”的转变,激活经济动力与社会活力,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能。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