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我与人大的“一二六”

■ 吴新华 (广西)

时间飞逝,岁月如歌!转眼间,我自2009年9月到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钟山县人大常委会机关报到,至2024年8月,在人大常委会机关工作已有15年了。十五年来,我从县人大办一名科员做起,逐步成长为县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副主任、县人大办副主任、县人大常委会选联工委主任、代表工委主任,每一步成长都是一次历练、一次收获。

“1次接触”

获得人大新体验

曾记得,2009年3月,我参加广西公务员考试,通过笔试、面试、体检、考核等环节,顺利录用为国家公务员。同年9月25日到钟山县人事和劳动局办理公务员入职手续,进入公务员岗位;根据工作安排,我被分配到县人大办工作,由此开启了我与人大的情缘。9月28日,我来到县人大办报到。在与县人大办主任见面沟通时,因我是江西人,话题多集中在何时正式上班、江西那边手续是否办完、在钟山的住宿安排以及这里是否有同学朋友等情况。交谈时,我发现县人大办主任总时不时地看向另外一位“老同志”,听取他的意见建议。“老同志”也微笑地肯定相关事项安排。我心里有点好奇,人大办不是主任“最大”吗?怎么说话、办事还需要得到另外的“老同志”同意和首肯?后来我才知道,那位“老同志”是钟山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2项学习”

站稳人大新平台

我是在钟山县人大常委会机关成长起来的干部,先后经历了3次县乡人大换届选举、19次县人民代表大会、137次县人大常委会会议,撰写了19篇县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137篇常委会会议主持词以及300余篇综合文稿。回忆十五年工作经历,感触颇深,但让我体会最深刻的是:要想把人大工作做好,进入人大角色,找准工作定位,一定要十分重视学习,做到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首先,加强党的创新理论知识的学习。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等,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其次,加强法律法规条文的学习。宪法、地方组织法、选举法等法律法规是我的案头书,我随身携带,经常翻看,汲取知识。我也养成了经常翻阅法律条文的习惯,做到翻开法律书籍找准确答案,不断积累自身的法律素养,并在一些场合派上了用场。记得2015年,有一次在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上,大家探讨乡镇人民政府镇长辞职是否一定要在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还是可以在乡镇人大主席团上提出,正为此争论不休时,领导询问我法律上有什么规定,我及时把地方组织法第三十二条“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副主席,乡长、副乡长,镇长、副镇长,可以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辞职,由大会决定是否接受辞职”的条文送上,为领导作出正确决策提供了法律依据。学有所用,不枉我花费了许多的时间学习、锤炼自己,成就感满满。

“6个第1次”

收获人大新动力

在这十五年里,我觉得更开心的是,我在做好县人大常委会机关本职工作的同时,对人大新闻宣传也颇感兴趣。日常工作中,我认真学习《新闻写作知识》《摄影学》等写作、摄影基础知识,虚心向党委宣传部门和人大研究室的领导和同事请教,积极利用业余时间撰写人大新闻稿件,讲好人大故事。仍然难忘“6个第1次”:2010年第2期《贺州人大》杂志第1次刊登了我撰写的“《人民陪审员工作成效突出》”稿件;2010年11月25日,《人民代表报》第2版“新闻快览”第1次刊登了我撰写的人大代表活动“豆腐块”;2011年7月11日,中国人大新闻网第1次推送了我撰写的《广西钟山县完成县乡人大换届选举选民登记工作》稿件;2011年第1期《广西人大》杂志“八桂资讯”第1次刊登了我撰写的关于“人大监督调研”的“豆腐块”;2014年6月12日,中国人大网第1次推送了我撰写的《加强乡镇人大工作的几点思考》文章;2014年第11期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人大信访工作》情况交流刊物第1次刊登了我撰写的《三个坚持 认真做好人大信访工作》文章。这“6个第1次”,让我感受到宣传的魅力与收获。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十五年来,这些沉甸甸的收获既让我在人大宣传工作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也让我拥有了持续做好人大工作的不竭动力。

十五年人大行,一生人大情。2024年8月,根据组织安排,我从钟山县人大常委会机关调到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虽然我已离开人大工作岗位,但我依然一如既往地关注人大工作,并积极从参与人大工作到自觉接受人大监督的角色转变,努力为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