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 飞 (湖北)
2016 年 11 月,年方三十出头的我,因缘际会从工商部门调到老河口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工作。
“你怎么跑到养老机关去了?” 工商部门的同事们听闻后的感叹,让我一度感到很沮丧。随着人大工作的逐年深入,我对于人大 “二线”“清闲” 的刻板认知,也有了颠覆性的改变。
我眼中的人大——讲效率
初入人大的两年,我在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秘书科任职。工作中,我从具体业务中学习人大工作,熟悉人大工作。我最早接触的人大工作,就是会议服务工作,也就是常说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会议和主任会议。这 “三会” 既是人大依法履职的主要表现形式,又是人大集体行使职权的显著标志,更是秘书科的职责重心。
从主任会议的记录发言,到会议纪要印发,再到跟踪督办落实;从常委会会议召开前的联络通知,到准备会议材料并提前发送至委员手中;从首次参加人代会期间经历的通宵熬夜修改报告,到天蒙蒙亮时印刷成稿送至会场,再到全程驻会服务,忙忙碌碌早已成为秘书科工作的常态。除了参与 “三会”,各工委牵头的视察调研和执法检查等监督活动散点分布,贯穿全年,秘书科都要协助参与。我见证了人大各条线业务的千头万绪,在忙乱中找规律,在繁杂中理头绪,把握好每一个工作环节,在细微之处见精神,在细节之间显水平,人大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已经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我眼中的人大——讲程序
人大工作具有其法定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必须坚持依照法定职责、限于法定范围、遵守法定程序。从组织法、选举法、代表法和监督法等法律法规,再到议事规则、办法和制度,都有严格的法律要求和法定程序。具体到工作的细节上,诸如大会主席团成员、名字排序、代表议案联名人数,甚至会议的召开时间,都有详尽具体的规定。
每一件上会材料,都需要经过责任委、室起草,机关领导签批,常委会分管领导审核后才能印发。反映在具体文字内容上,就必须做到规范准确。比如,“审议” 与 “审查”,“决议” 与 “决定”,“任命” 与 “决定任命”,都有不同的适用对象和适用时段,一个字都不能错。
我眼中的人大——讲才气
对于人大工作者而言,文字综合能力是立身之本。人大的视察调研众多,每一项监督活动的最终成果都体现在文字材料里。作为从事文秘工作多年的 “老格子”,由于有一定的文字功底,经过秘书科副科长、科长岗位的历练后,我于 2019 年被任命为研究室副主任,2022 年被任命为研究室主任。一路走来,我在人大机关中成长,一步步了解熟悉人大工作,也对文字材料工作有了自己的见解。
要练好宣传人大的 “笔头功夫”,就必须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和省委、市委的政策方针,并融会贯通到材料、文件中去。
我眼中的人大——讲实绩
有人曾对我说:“你们人大工作就是走走过场罢了。” 对此我不敢苟同。其实,没有真正在人大系统工作过的人,很难充分认识到人大工作的内容和实际意义。
近年来,我们老河口市人大工作成绩斐然。比如,在组织开展 “代表行动” 方面,我们建立健全 “参谋决策、参加建设、参与管理、评价效果” 工作机制,紧盯 “五治融合” 发力,相关经验做法在襄阳市人大常委会代表行动推进会上交流发言,并被《湖北省人大工作通报》刊发推广;在乡镇人大规范化建设方面,制定完善《老河口市人大常委会关于落实湖北省乡镇人大工作条例工作评价办法》,评价结果被市委纳入乡镇办年度目标综合考核范畴,促进基层人大工作规范有序开展。我们推进乡镇人大规范化建设情况的经验和做法,在全国人大县级人大常委会主任培训班上作为典型进行交流…… 这些成绩的取得,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坐着等出来的,而是我们基层人大工作者真干、实干、苦干的结果。
光阴无言,岁月有声。回望来时路,有庆幸、有汗水、有收获;展望新征程,有目标、有挑战、有期待。在我的内心深处,人大常委会机关早已是我温暖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