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佘鸿雁
2025年3月11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的决定。
时针拨回到一年前的3月,南宁,广西良庆基层立法联系点。120余名各级人大代表、“三官一员”(警官、法官、检察官和司法助理员)代表、居民群众,就代表法修改各抒己见。他们的声音将直达国家最高立法机关,成为代表法修改征集民意的一部分。
对代表法修改进行意见征集,是良庆区人大常委会在2023年12月被确定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后,开展的首次法律修改征求意见活动。
“作为基层群众,没想到还能参与国家立法工作!”良庆区大沙田街道三叠石片区基层立法联系点负责人卢丽娟感慨。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
良庆区人大常委会不断探索基层立法联系点运行的新形式新举措,全力推动“良言良法”品牌建设:建立与南宁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工作联动机制;与高等院校和律师事务所开展共建;用好司法力量,推动“法言法语”与“民言民语”双向转化,不断提高立法意见建议质量;法律颁布之后开展“回头看”,将意见反馈的过程变成深化宣传普及的过程……
一年多来,良庆基层立法联系点共完成代表法、粮食安全保障法、国防教育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仲裁法、民营经济促进法6部法律草案征集意见工作,累计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上报意见建议1027条,获已公布法律吸收采纳40条,其中就包括本次代表法修改采纳的12条。
那陈镇,农业大镇,良庆区的重要粮食产区。
在粮食安全保障法草案征求意见的过程中,那陈镇人大先后组织开展调研48次,利用中午、晚上等村民空闲时间,走访群众约9600人次;收集人大代表建议和群众建议147条。
该镇群众的参与为何如此踊跃?
“我们都是种粮食的,对于粮食,我们太有话要说了!”人大代表王先英直截了当。
“我们都有把红薯(甘薯)当作粮食的习惯,但草案里关于‘粮食’的定义没有明确指出,因此我提出了把‘马铃薯、甘薯’列入粮食范畴的建议,没想到竟然被全国人大采纳了。”王先英激动地说,“我们基层的声音真的被听到!”
在田间地头与村民唠得热乎,在教学点和接送孩子的父母聊得起劲,每一次征求意见建议的过程,就是一次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400多条意见建议上报,其中13条建议被全国人大采纳,这是良庆区为粮食安全保障法贡献的智慧。
“能为国家法治建设贡献一份力量,我深感自豪。”人大代表卢世添提出的意见建议被采纳,体现在第五十七条相应条款。
“我深刻感受到‘人民当家作主’不是一句空话。”退休教师李冰提出的意见建议被采纳,体现在第七十三条相应条款。
“这让我明白,每个人的声音都能够被听到,更让我体会到国家对普通群众意见的重视。”网格员邓文芳提出的意见建议被采纳,体现在第十六条相应条款。
……
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把群众作为立法的主角,广泛收集基层声音,老百姓的好点子直达立法机关,就成为高质量立法的“源头活水”。
如今,良庆区258名由人大代表、“三官一员”、社区网格员、企业代表和群众代表组成的立法信息员穿梭在农村社区,活跃在大街小巷,通过52个站点、140个立法信息采集点,广泛收集群众反映的立法意见建议,与网格化基层治理同频共振。
良庆区是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所在地,已成为首府南宁乃至广西对外开放合作新高地。良庆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梁莉介绍,该区积极回应自贸试验区对立法服务的新需求,主动挖掘自贸试验区经济发展新形势下的法律服务结合点,探索实践服务涉外立法,“目前正在对东盟各国法律进行收集与整理,把基础性工作做扎实。希望今后在涉外领域立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助力企业出海。”
良言促良法,良法促善治。从社情民意中获取充足的“养分”,立法就能结出累累硕果。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区有2个国家层面基层立法联系点、31个自治区级基层立法联系点,辐射带动设立设区的市级基层立法联系点978个、自治县级基层立法联系点89个,形成了国家、自治区、设区的市和自治县四级联动、各具特色的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