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湖北省宜都市人大常委会聚焦文旅融合持续监督——

助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

宜都市人大常委会开展全市旅游业发展情况专项视察

宜都市人大常委会召开2022年度工作评议动员会,将市文化和旅游局列为被评议单位。

宜都市人大常委专项视察组在三峡长颈鹿乐园项目施工现场察看

位于宜都市鲟龙湾文化旅游产业园内的三峡千古情景区

2024年8月29日,央视一套大型文旅探访节目《山水间的家》走进“中国民间谜语第一村”湖北省宜都市青林寺录制,撒贝宁、李敬泽、娄艺潇等知名嘉宾实地为青林谜镇“代言”。节目播出后反响热烈,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充分肯定,综合带动效益日益凸显。播出期间,电视观众总触达超20.5亿人次,热搜热榜超630个,相关话题阅读总量超70亿次。

2月1日,宜都新春灯会被央视《新闻联播》报道。2月11日晚,在中国春节申遗成功后的第一个元宵节前夕,宜都市非遗展演进街区暨“乐猜灯谜·喜闹元宵”活动在鲟龙水街西市广场举行。活动现场,舞狮子、玩龙灯、踩莲船、灯谜会、宜都梆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纷纷登台展示传统技艺。

……

这一轮轮精彩呈现、一次次火爆出圈的背后,离不开宜都市人大常委会聚焦文旅融合持续监督、精准发力。时光回溯,自2021年换届以来,宜都市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宜都市委提出的文化强市战略和重大文旅产业项目带动战略,锚定荆楚文旅名县和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两大创建目标,充分履行监督职责,强化监督问效,助力“两江明珠、大美宜都”荣耀荆楚大地。

■ 本报通讯员 丁 梦 孙大勇

出台审议意见 为规划编制把脉

宜都市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就市政府提请的《宜都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议案进行了集中审议。与会人员围绕国土空间布局、战略发展定位、重点项目用地、基础设施短板、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的讨论。

对规划文本中“推动文旅融合发展”这一板块,委员们一致认为,要坚持“一盘棋”谋划、“一体化”推进、“一链式”协同,将宜都打造成集山水之美、文化之韵、体验之新于一体的旅游目的地。对规划中提出的“做强中心城区文体旅一个极核,延伸山水宜都、康养宜都、乡野宜都三条主轴,打造清江湿地桔乡康养度假区、渔洋河茶旅融合示范区、滨江四季花果乡村旅游三大片区,开辟橘韵谜乡、茶道故里、禾香田园、渔洋水岸、夷道城边五路环线”表示赞同,并提出了具体的修改意见和建议。

最后,审议意见指出,规划是宜都市面向2035年的空间发展蓝图和战略部署,在目标定位与城市性质上,要依托地处长江和清江交汇的区位优势,充分发挥山水人文魅力,做强特色产业支撑,把长江生态修复放在首位,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聚力打造“创新宜业、绿色宜养、生态宜居”的共富共美现代化新宜都。同时强调,要体现规划的战略引领、底线管控作用,注重科学性、准确性、实用性;要建立覆盖全域、全类型与全过程的国土空间用途管控制度;要健全规划实施监督体系,全面提升国土空间治理能力。

开展工作评议 为文旅融合赋能

在宜都市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宜都市人大常委会2022年度工作评议实施方案》获全票表决通过,市文化和旅游局被列为6个被评议单位之一。按照《宜都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评议办法》有关规定,评议工作组对市文旅局开展为期5个月的评议工作。

评议工作启动后,工作组采取召开座谈会、调研走访、查阅资料、问卷调查等形式,广泛收集社会各界对市文旅局的意见建议,共收集意见建议55条,归纳整理为四大类14个问题。评议过程中,工作组始终把问题的整改落实作为重中之重,实行问题清单、建议清单、整改清单“三单管理”,在跟踪督办上下功夫,促进被评部门边评边改、立行立改。2022年10月26日,宜都市第九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八次会议,对市文旅局等6个被评议单位进行了集中评议。文旅局以29票满意、3票基本满意获得满意等次。

为做好评议整改后半篇文章,市文旅局立足规划抓布局,紧扣创建抓提升,直面问题抓整改,着力增强文旅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发展根基。始终坚持以重点文旅项目的招引和建设为抓手,凝心聚力创造“宜都速度”,倾心保障诠释“宜都力度”,暖心服务展现“宜都温度”。

宜都文旅产业得到爆发式突破,康养温泉度假中心、鲟龙水街、寻栖营地陆续成为省域亲子康养度假热门消费目的地。2023年8月7日,位于高坝洲镇青林休闲旅游区的大型亲子主题水上乐园——清江奇幻水世界正式开园营业。这是宜昌市最大的中高端水上乐园,众多游客慕名而来,用花样亲水解锁清凉之夏。开业三天,游客总量突破1.5万人。2023年12月15日,定位为“城市全客层社交生活中心”的湖北省县域首个第四代万达广场——宜都万达广场盛大启幕。当天,“荆楚购·宜起购·宜都行”2023年宜都市跨年迎新品质消费季活动同步启动。开业首日,宜都万达客流突破14.5万人次,销售突破605万元。2024年,第二届杨守敬文化活动周启动仪式暨“当枝松宜东”民间文艺交流展演选址宜都万达广场,为商圈再注活力。“爆款”的三峡千古情景区更是让宜都一跃成为全国文旅的“C位”。2024年7月26日,位于宜都鲟龙湾文化旅游产业园内的三峡千古情景区隆重开业。景区作为华中地区首家千古情演艺项目,用“活”了长江文化,带“火”了山水旅游,烧“旺”了宜都人气。开业以来,景区热度狂飙,横扫各大旅游榜单,不断刷新湖北大型旅游演艺新纪录。截至2024年11月15日,开业刚满百天的三峡千古情演出场次达到416场,营收突破1亿元。今年11月底开始营业的宜昌市首个情景式动物主题度假区——三峡长颈鹿乐园,以山林、湿地、清江、野生动物等资源为依托,集科普教育、生态休闲等功能为一体,将成为宜都市文旅产业的又一增长极。

目前,宜都在库文旅项目23个,总投资150.44亿元,已累计完成投资68亿元。

组织专项视察 为产业升级支招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颁布十周年之际,宜都市人大常委会将全市旅游业发展情况列为2023年监督工作计划,由常委会主任王世斌任组长,集中开展专项视察。视察前,组建专业代表小组,赴省内潜江、黄梅等县市,省外浙江省长兴县、安吉县和江苏省常熟市、南京市等地考察学习,认真吸纳外地旅游业发展的经验。为摸清现状、了解实情,专项视察组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分层次、分类别、分区域调研了宜都有代表性的旅游企业和相关经营实体,认真梳理企业反馈的诉求和问题,深入总结思考旅游业发展中的普遍性问题、根源性症结,针对视察调研中反映较多的营商环境、扶持政策、要素保障、创新升级等困难和问题,在归因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可行性建议。

经宜都市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讨论通过,《全市旅游业发展情况的专项视察报告》正式定稿呈报宜都市委。市委对这份报告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报告站位高、分析透、建议实,对全市旅游业发展有建设性的指导意义,并要求市委、市政府分管负责人及相关部门认真研阅,形成有针对性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措施。

一石激起千层浪。宜都推进全域旅游产业做优做强和后疫情时代快速复苏持续繁荣的来势迅猛,不可阻挡。时隔一年,一名当时参与了旅游业专项视察的人大代表由衷感言:“市委、市政府重视程度前所未有、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力度前所未有、全域旅游全面开花来势前所未有。”《宜都市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全面启动,宜都先后获评首届荆楚文旅名县和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2024年,宜都累计接待游客7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9亿元。

下一步,宜都市人大常委会将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等要求,紧扣“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核心理念,持续关注全市旅游业发展情况,多措并举开展系列调研监督,在文旅“流量”变经济“留量”上再添动力,助推宜都文旅强市建设,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新兴战略性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和幸福产业,为宜昌世界旅游名城和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建设贡献宜都人大力量。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