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王少波) 为完善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2024年以来,河南省沈丘县人大常委会创新推出民生信箱,将信箱设置在日间照料中心、儿童课后活动中心等人员密集场所,并引入数字化建设,“线上+线下”多方面发力,满足不同群众的需求,真正做到走进群众、扎根群众、服务群众,成为沈丘县人大常委会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为把民生信箱这座“连心桥”搭牢,更好地听民声、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沈丘县人大常委会在前期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代表性强的5个村先行试点,形成以点带面、示范引领的工作格局;制定《关于设立民生信箱的实施意见》,确定民生信箱作为民意民智的收集点、社会发展的观察点、督政议事的着力点、基层治理的切入点四个功能定位,明确民生信箱运行流程、建议办理机制、代表工作职责等,确保民生信箱运行规范有序。
通过民生信箱,沈丘县各级人大代表可以运用公开接待、群众约访、入户走访及与选民见面等多种形式,不断优化建议办理机制、创新工作方法,打通密切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群众扫一扫民生信箱上张贴的“收集民意”二维码,线上提出意见建议后,人大代表通过“线上回复+线下交流”的方式,及时了解民意、倾听民声,对收集到的意见建议作出记录和分析,积极联系相关部门解决群众难题。
自民生信箱开通以来,线上收集建议146条,占建议总数的78%。付井镇人大代表在整理民生信箱建议时,发现一位在外创业的人士想返回家乡开办企业,但因不了解具体政策,项目一直未能落地。付井镇人大主席团组织人大代表认真研讨分析,并邀请相关部门提供专业指导,形成内容详细专业的答复,帮助越来越多的企业落地开工。截至2025年2月,付井镇金丝猴产业园区已入驻各类企业35家,有力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民生信箱不仅是收集群众建议的工具,更是人大向群众主动发布信息的窗口。通过发布通知公告、公示工作进展等,县、镇两级人大强化了与群众的信息交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新需求;同时,依托民生信箱深入群众优势,组织开展人大代表接待选民活动,助推解决困扰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真正做到服务群众“零距离”。各乡镇人大通过民生信箱找到群众关注的热点和社会治理的堵点,有针对性地选出相关领域懂政策、善调解的人大代表参与矛盾纠纷调解,从源头化解矛盾,为辖区和谐稳定贡献了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