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遂溪创新“1+N+1”议事协商机制

激活基层治理“一池春水”

■ 傅晓冰 王安明 柯长贵

“田道拓宽后,我这三轮车再也不用侧着身子过路咯!”广东省遂溪县岭北镇田增村村民陈伯笑着说。这困扰村民多时的道路问题,在“和事堂”议事会上借助“1+N+1”工作法得以顺利化解。这一案例也是遂溪县创新城乡议事协商机制赋能基层治理的缩影。

近年来,遂溪县秉持党建引领理念,聚焦激发基层治理活力,探索建立“1+N+1”议事协商工作法,形成了党建引领、村委会牵头、各类协商主体共同参与的基层治理新格局。“1+N+1”议事协商工作法,即在党建引领的基础上,创新推行“一个主题+N场议事+一个方案”的议事协商模式,构建起决策高效、议事民主、便于推广的城乡议事协商工作机制。

遂溪县坚持将党的领导贯穿议事协商全过程,印发《遂溪县推进城乡议事协商工作实施办法》,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基层党组织带头凝聚群众,将群众决策引导到党的方针政策与中心工作上来,奠定党群同心的议事协商基调,为高效推进群众议事决策指明方向。

乌塘镇新屋村党支部将乡村绿化与“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简称“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建设深度融合,创新建立“党组织引领+议事协商决策+产业链协同”发展模式。通过产业链联合党委牵头,结合“平安夜访”工作模式,开展多场议事会,引导82户村民达成共识加入荔枝种植专业合作社,将群众分散决策有效转化为对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和产业的生动实践,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18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突破5万元,党组织引领的议事协商机制切实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村委会带头,充分发挥民事调解队、民间理事会、驻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等本地化议事协商组织,广泛开展议事协商,推动群众积极参与到民生决策、纠纷化解、服务“百千万工程”等基层治理事务,构建起议事为民、办事靠民、成事惠民的基层治理格局。

为促使“治理对象”转化为“治理力量”,让议事协商程序化、规范化、民主化,遂溪县指导各村开展议事协商工作,确保村民参与到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矛盾纠纷、乡村振兴等事件的决策中,形成有针对性的决策方案。

2025年年初,黄略镇茅村党组织带头,通过议事协商机制,汇聚干群力量,发动群众就地解决工人食宿问题,从而使得茂湛铁路遂溪段的37栋房屋美化提升工程得以提前8天完成,工程整体质量评分提高了15%。

汇聚多方力量,让决策过程充分吸纳民意,既保障了民主性,又提升了决策执行的高效性。界炮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充分利用“1+N+1”议事协商机制,积极参与镇、村发展各类“大谋划”和“小议事”会议,推动内角村建成美丽乡村示范村,助力上大岭坑村建成全省第一个消防安全示范村。城月镇陈家村“妯娌家事调解队”通过纠纷调解、入户谈心等多种方式,为广大家庭和妇女群众提供服务20余人次,化解纠纷16起,受益40余人次。

如今,全县16个镇街均择优选取一个村(社区)作为城乡议事协商试点。遂溪县总结推广岭北镇田增村“和事堂”、城月镇陈家村“妯娌家事调解队”、洋青镇“议事广场”等议事协商工作经验,形成以村(社区)党组织领导、村(居)民委员会负责、各类协商主体共同参与的议事协商机制,推动形成全民参与基层治理的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据《南方日报》)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