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将群众需求“置顶” 让民生关切“落地”

——记上海市宝山区人大代表范仲兴

■ 本报通讯员 张叶荷

“人生何其渺小短暂,我所求者,唯有持一颗简单却有趣的灵魂,接受这所有的相遇,努力为这世界奉献自己那一小份真善美的无形微光。”上海市宝山区九届人大代表、上海市范仲兴律师事务所主任范仲兴,正是这般知行合一的践行者,也是他在《七十感怀——记住人生的真善美》自序中的内心独白。

当这位在法律界耕耘数十年的长者提笔伏案,用钢笔在纸上郑重写下这些文字时,他过往五十载的峥嵘岁月恰似多棱镜一般,折射出三重熠熠光芒—— 法庭上,他是仗义执言、捍卫公平的坚毅法律人;街巷里,他是步履匆匆、倾听民声的热忱人大代表;戈壁间,他是播撒希望、传递温暖的公益行者。这些看似截然不同的角色坐标,实则都紧紧指向同一颗“奉献真善美”的灵魂。正如他常常对身边人所讲:“人活着,总要多做一些谋生之外的事。”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就要为人民说话、替人民办事。”2023 年,在宝山区友谊路街道人大代表之家的“选民接待日”活动上,同济公寓业主代表的一番话让范仲兴记挂在心——“小区那块闲置空地能不能改成停车场?大家停车太难了!”看着业主代表们焦虑的神情,范仲兴和其他人大代表拿出笔记本详细记录并将情况反馈给街道人大工委,第二天又参加街道人大工委组织的现场视察,和街道人大工委主任等人一同来到同济公寓实地察看。

站在小区墙外一处闲置多年的空地上,范仲兴紧锁眉头:这片约5000平方米的闲置土地虽属于公共用地,但变更其用途需涉及规划、城管、物业等多个部门的职权,改造绝非易事。但想到居民每天为找停车位绕着小区打转的无奈,他暗下决心:“再难也要啃下这块硬骨头!”此后的三个月里,他和其他几位代表化身“协调员”,穿梭于各部门之间——在规划资源局查阅相关文件,在城管局沟通审批流程,在居委会组织居民听证会。为了制定合理的管理方案,他参与了数场专题研讨会,大到施工方案的安全性论证会,小到停车收费的标准听证会,每个细节他都反复推敲。

2024年4月18日,同济公寓业主代表将一面印有“为民办实事 真情暖民心”的锦旗送到了正在人大代表之家接待选民的范仲兴等人大代表的手中。“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在他看来,人大代表履职不是单纯地完成任务,而是要把每件民生小事都办到群众心坎里。这种将群众需求置顶的自觉,早已超越了职业范畴,成为他践行“多做谋生之外的事”的重要体现。

范仲兴这种对民生问题的敏锐洞察力,在多年前就已有所展现。2020年区人代会期间,范仲兴怀揣着对宝山发展的深切期盼,围绕制定区“打造科创中心主阵地”专项综合优惠政策提出建议。彼时的宝山正站在发展的关键路口,他深知只有围绕区委中心工作建言献策,推动制定好的规则,宝山方能在“引人、引资、引技”的浪潮中扬帆远航,实现新的突破。他的建议如同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得到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宝山区加快建设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等一系列文件相继出台,“科创30条”如甘霖般滋润着宝山的产业沃土,众多企业在政策的呵护下茁壮成长。

看着宝山的创新活力日益迸发,范仲兴的眼中满是欣慰与自豪,他感慨道:“人大代表就是要当好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桥梁,作为代表中的专业人员,更要从推动规则的设计方面发挥作用。”

这就是范仲兴的履职故事,他在平凡中彰显着非凡的力量,而贯穿他人生始终的,正是“多做一些谋生之外的事”的朴素信念,这信念如同一束光,照亮了他的人生道路,也温暖了他所触及的每一个角落。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