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履职为民践初心 实干担当助发展

——记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人大代表戴建

■ 本报通讯员 徐建锋

在长江奔涌入海的南通通州,有这样一位人大代表,他身披工装穿行于轰鸣的车间,俯首案头推敲着民生建议……他就是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十七届人大代表、上海展华电子(南通)有限公司工会主席戴建。自2022年当选区人大代表以来,他用初心践行使命、以实干诠释担当,在江海大地上书写着新时代人大代表的履职篇章。

一份建议里的万家灯火

2022年的一个秋日傍晚,南通高新区新一代信息产业园区灯火通明。戴建站在展华电子厂区门口,望着下班的人流奔向四面八方,眉头紧锁。三年来,他亲眼见证园区从荒芜到繁华:十多家规上企业落地生根,近万名产业工人在此奋斗,但“安居”却成了最大痛点。“外来人员的第一站必须是住房,否则何谈乐业?”他攥着调研数据奔走疾呼——科技新城仅有的570套人才公寓早已爆满,展华电子1380名外来工散居在城中村,甚至有人蜗居在集装箱屋。当得知新的数十亿级项目将入驻园区、住房资源更加紧张时,他连夜伏案工作,笔锋饱蘸忧思。

2023年年初,在通州区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戴建提出的《关于规划建设外来员工公寓楼的建议》铿锵落地。建议中既有“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的文化情怀,更蕴藏“产城融合”的现代治理智慧。该建议被列为当年重点督办建议,高新区管委会领导带队开展专题调研。半年后,答复文件伴着员工的期盼传来:采用“政府主导+社会资本共建”的建设模式,朝霞路人才公寓破土动工;企业可自建15%生活配套;闲置厂房将改造为租赁社区……当首批员工入住崭新公寓时,戴建在验收现场笑得格外舒心:“这才叫筑巢引凤!”

车间内外的履职“匠心”

走进展华电子智能工厂,机械臂翻转飞舞,无人配送车穿梭如织,这一切都离不开精细化管理。作为管理者,戴建将“精益求精”的工业精神注入履职实践。“代表履职和企业管理相通,都要以问题为导向。”他通过召开“车间品质会”收集民情,工友抱怨公交班次少,他便提交了《关于优化园区公交线路的建议》;发现贵重金属回收点被设置在车库中,他立即调研形成风险报告。最让工人们暖心的是,他把人大代表联系点设在厂区,便于就近收集员工意见和建议。209路公交车因他的呼吁调整路线后,每天清晨,绿色车厢伴着工人们的笑声驶入园区,成为园区一道流动的风景线。

“枝叶关情”的民生温度

在戴建办公室抽屉里,珍藏着一沓来自通州高级中学受助学生的特殊信件。在人代会间隙,当偶然得知6名贫困学子因学费和生活费而面临困难时,他当即联系了台北TPCF公益基金会,三天后,会长陈正雄承诺承担六名学生全年学费及每月生活费;另一名学生突发意外,在他的努力下万元善款跨海而来。有人问他为何如此执着,他指着墙上人大代表联络点的铭牌轻声道:“履职为民,本就是跨界联动的为民情怀。”

他的细腻更浸润在城市肌理中。当发现行根路消防栓占用盲道,他拍下照片并直言设计缺陷:“盲道是视障者的眼睛,岂能成为摆设?”作为人大代表的他,在区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了《关于改善行根路消防栓不合理设置的建议》,推动全区开展市政设施大排查,消除安全隐患;面对拆迁小区新能源车充电纠纷,他又提出了《关于拆迁小区安装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建议》,其“政府补贴+集中建桩”的建议被纳入民生工程。

永守初心的为民情怀

四十余年的人生履历上,戴建拥有诸多身份,但他最珍视的仍是“人大代表”这一身份。“学法懂法才能为民维权”,这是他常挂嘴边的话。如今,他推动的展华电子二期工程发展得如火如荼。站在新厂房新厂区,他望向远方,209路公交正驶过园区人才公寓,工人们刷脸进入智能充电区……这些画面让他想起三年前的那个承诺——当好“四个一”,即专业勤学者、活动参与者、形象代言者、事业联络者,做一个履职路上永不懈怠的好代表。

江风拂过金新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点的窗棂,戴建案头的新建议已初具雏形。纸上字迹挺拔刚健——“关于建设产业工人技能培训中心的构想的建议”,这将是他在通州这片热土上种下的又一颗种子,在时代春风里,静待新绿成荫。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