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19日,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张谷英景区来了一批特殊客人,省、市、县、镇四级人大代表携手5名来自雪域高原的藏族姑娘,以民族团结为笔,以文旅发展为墨,开展“人大代表聚力文旅,藏族姑娘畅游巴陵”主题活动。据悉,在第四届湖南省旅发大会举办前,岳阳市人大常委会紧扣中心大局,向全市人大代表发出“我为旅发大会作贡献”倡议书,得到广大代表的积极响应,代表携手藏族姑娘畅游巴陵活动就是其中精彩一幕。
人大代表是党和国家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桥梁,新修改的代表法强调“各级人大的有关机构,要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拓宽代表联系群众的方式和渠道,通过调研、视察、走访、直接联系选民、代表接待日、主题活动等方式,畅通社情民意表达和反映渠道”。岳阳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马娜表示,代表工作是人大工作的基本盘,近年来,岳阳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发挥代表重要作用,不断丰富工作内容、创新工作机制,积极探索解决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会不会”“便不便”“善不善”“勤不勤”的问题,架起人大代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连心桥”。
清单+交流+培训 让代表更“会”联
2023年9月,岳阳市人大常委会赴华容县开展“走找想促”活动,调研组了解到,华容县人大常委会出台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工作方案,在乡镇人大实行代表工作季度清单制度,代表履职“照单吃面”,推动代表履职内容、标准、方式方法具体化、程序化。
人大代表来自各行各业,部分代表对怎么做好人大工作、当好人大代表较为迷茫。马娜说:“代表季度工作清单给了我深刻启示,按照‘想一策更想一域’的思路,岳阳市人大常委会总结华容县人大代表季度工作清单制度经验向全市进行推介,并合理确定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时间、目标、活动形式及联络方式等,就联系人民群众多少天、联系到什么程度、联系什么内容、如何联系等作出明确规定,以便代表履职操作。”此外,代表季度工作清单为2024年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代表工作的意见》、制定26条代表履职指导清单提供了借鉴。
2025年6月25日,岳阳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促进循环经济高质量发展”代表座谈会,9位省、市人大代表结合岗位履职实际,提出“用好省内外、国内外两种资源,提高循环使用和综合利用的能力和水平”“依靠先进成熟的科学技术,加大资源回收利用,推动产业链由低端向高端攀升,实现价值提升”等系列建议。
“代表平时忙于本职工作,我们抓住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择机选定主题,组织代表就自己的工作心得或在履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开展交流,达到相互促进提升的目的。”马娜表示。这些年,岳阳市人大常委会先后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开展“助力石化产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等座谈会。
让代表更“会”联系人民群众,加强培训是必修课。岳阳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日常与专题结合、集中与分散结合,开展代表初任培训、履职培训、专题培训,形成常态化规范化。马娜表示,从现实情况和代表需求看,单纯靠几次上课的培训方式,很难从根本上提高代表的履职综合能力,也很难调动代表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因此,岳阳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按需订制”,科学设置培训课程,体现层次性、多样性,特别是推出“代表课堂”,邀请全国、省、市三级履职优秀的人大代表以自身经历现身说法,以破解代表履职困惑、解决实际问题为突破口,全力提高培训实效。
平台+网络+系统 让代表更“便”联
近年来,岳阳市人大常委会以“站点设置在群众看得见、进得去的地方”为原则,督导县(市、区)建好1个中心站、乡镇(街道)建好1个示范站、村(社区)建好1个基础站,将全市1万多名五级人大代表分类编入468个联络站,并印发《岳阳市人大代表进驻代表联络站工作规范》,指导代表进站联系群众、收集处理群众意见建议。马娜介绍,为推动全员进站,岳阳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头雁效应”,以省级领导干部代表来岳参加所在代表小组活动为契机,实现市、县两级领导干部代表参加代表小组活动全覆盖,2024年,代表们收集群众意见建议3000多条。
“互联网已深刻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越来越成为代表学习、工作、生活的新空间,成为代表获取公共服务和履行代表职务的新平台。”马娜说,岳阳市人大常委会抓住“互联网+”发展趋势,引导各级代表用好“线上站”,每名驻站代表二维码名片上墙、上网公示,方便群众“码上找代表”,并推动“码上找代表”和代表向“12345”热线反映社情民意紧密融合,通过意见“码上”收集、问题“码上”处理,实现代表“云上”及时与群众“对话”,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同时,完善代表建议和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双向衔接转化机制,更好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此外,岳阳市人大常委会建成代表建议网上办理系统,实现大会期间代表建议的及时提交、迅速精准交办,极大地缩短代表建议从提到办的“路程”。同时,人大代表在系统后台可实时对建议办理情况进行精准“监督”。服务平台在收到代表建议后,还能对办理、交办清单、办复、重点督办建议等进行分类统计,便于快速准确地掌握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的总体情况。
特色+专业+活动 让代表更“善”联
马娜讲了这样一个事例:2023年11月,湖南省人大代表、岳阳莲源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沈容在岳阳市君山区食品产业链人大代表联络站参加代表接待群众活动。活动结束后,沈容立即在微信朋友圈发起助农行动。几张图片、一段文案,把橙子滞销的消息扩散开来,结果引发“人传人”现象,几天时间卖了3万多斤。
为了更好推动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岳阳市人大常委会以乡镇(街道)和村(社区)代表联络站为基础,推动联络站延伸建在园区、产业链上,打造了97个特色专业代表联络站,建成“守护好一江碧水”、食品产业链、石化产业、文旅产业等1个省级示范性代表联络站、20个市级示范性代表联络站。马娜认为:“建在产业一线的代表联络站,让企业直接在园区内就能找到代表反映问题并得到及时解决,产业相关建议‘上得来’,政府重要决策‘下得去’,像给产业链装上了‘民意传感器’,推动产业发展。”
近年来,岳阳市人大常委会依托市人大专委会成立8个代表专业小组,由120多名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熟悉或关注相应领域发展的代表组成,实行“专委会+代表专业小组”联动模式,让代表小组活动更有抓手、专委会工作更有推手。如市人大环资委联系的“守护好一江碧水”人大代表工作站组织开展“奋力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效能治理”等主题活动,提出健全长江流域综合管理体制等建议,被国务院“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课题组主编的《长江经济带蓝皮书》刊载。
组织代表主题活动是开展代表工作的主要抓手。马娜说,为推动代表活动开展,岳阳市人大常委会结合实际,精准选题,设计一些能调动代表积极性的活动激发代表履职热情。如按照“聚焦中心大局、一年一主题”方式,实施推进高质量发展与高效能治理,乡村振兴,法治护企、护绿、护安等主题活动,凝聚代表履职尽责合力。同时,推广“人大代表+群英断是非”活动,支持和组织代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引导群众的“是非”自己“断”。
述职+评议+激励 让代表更“勤”联
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密切不密切,加强考核激励是保障。岳阳市人大常委会专门制定了代表履职管理办法等文件,规定代表一届内报告履职情况至少1次,其中连任代表届内第一年、职务代表第二年、其他代表第三第四年报告,推动人大代表报告履职情况全覆盖,同时做到“三个明确”:形式上以口头报告为主、书面报告为辅,内容上以代表履职为主、结合本职工作,层次上间接选举代表向原选举单位报告、直接选举代表向原选区选民报告。
马娜表示,直接选举代表向原选区选民述职后,听取选民和群众的意见,间接选举代表向原选举单位述职后,接受满意度测评,并将代表履职情况通报代表所在地党委组织部门和所在单位,作为推荐连任、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岳阳市人大常委会还建立了优秀代表建议和履职先进代表评选制度,对每届开展一次优秀代表建议、履职先进代表评选活动的评选标准和程序等作出相应规定。同时,加强对履职先进代表的宣传报道,加大对履职效果好、群众反响好的典型人物和事迹的推介力度,激发代表履职尽责的荣誉感和进取心。
新修改的代表法为规范和保障人大代表行使职权、履行义务、发挥作用提供了更完备的法治保障。“加强对新修改的代表法的宣传解读、学习培训和贯彻实施,已纳入岳阳市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马娜表示,岳阳市人大常委会抓住配合市委建立市委常委会会议第一阶段学法机制的契机,推动将新修改的代表法纳入市委常委会建议领学法律法规清单,示范带动各级各部门提站位、学法律、履职责,进一步推动新修改的代表法在岳阳落地落实。同时,为更好引导代表依法履职,岳阳市人大常委会出台制定《岳阳市人大代表小组活动办法》《岳阳市人大代表进驻代表联络站工作规范》,全体市级领导干部中的市人大代表主动示范,带动各级代表进站、参加小组活动、联系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帮助群众解决一系列急难愁盼问题。
(本报记者 刘 佳 通讯员 谢冯平 彭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