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四川省蒲江县人大代表卢树盈
■ 本报通讯员 刘利红
自当选人大代表以来,她始终将“履职为民”镌刻于心,以笔为器,深深扎根乡土,贡献着自己的智慧与力量。她就是四川省蒲江县第十九届人大代表卢树盈。
卢树盈在履职中始终践行“脚沾泥土,文化惠民”的理念,坚持深入田间地头、走村串户,以基层人大代表的身份,倾听群众呼声,积极建言献策。她先后提出了挖掘蒲江历史文化、修复古箭塔、打通相关外联道路等建议,这些建议不仅得到相关部门重视,更先后“落地开花”:箭塔村系统编制了《箭塔图志》,全面梳理当地历史文化脉络与自然资源,形成珍贵的文献资料;对箭塔进行保护性修复,让这座承载着岁月记忆的古建筑重焕生机,成为当地地标性建筑,每年的年猪祭、丰收节等非遗文化活动都在此举行;助力道路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使箭塔村成为乡村旅游大环线上闪亮的明珠。卢树盈通过走访调研,深入挖掘箭塔村本土文化,将濒临失传的民间故事悉心整理,创作出18.7万字、包含46篇故事的《箭塔村故事集》。生动展现了箭塔村的历史变迁与人文风貌,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历史文化传承发扬。
在卢树盈等人大代表的引领和奔走呼吁下,箭塔村对历史遗珍进行系统挖掘、深度记录与多元传播,不仅筑牢了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传承的根基,更以此为引擎,全面激活了乡村发展动能。箭塔村连续8年举办极具地方特色的年猪祭活动,成功将幺妹灯、蒲草编织技艺等6项非遗项目纳入保护名录,先后获得省、市两级“四好村”“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四川省绿色发展50例”等多项荣誉。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乡村留守儿童沉迷手机、缺少关爱,良好的传统文化、家风家训被冲淡等问题日益凸显。卢树盈思考着“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乡村作家,我能够做点什么?”她以人大代表的身份建起了读书大厅供村民和孩子免费阅读各类书籍,组织开展各类文化培训,包括写作技巧培训、家风家教课堂等,受众涵盖孩童、成人。在教学过程中,卢树盈精心备课,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如原创小剧本、“参与式”戏剧体验等,让学员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感受本土文化的魅力。2024年,卢树盈以蒲江历史名人魏了翁为蓝本,创作《魏母教子》系列小故事并改编成小剧本组织亲子家庭现场演绎,既传播了优秀历史文化,也宣扬了文明和谐家风。除此之外她还筹办了“书香箭塔”童话故事绘本大赛和“爱家乡趣问趣答”活动,旨在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挖掘更多的故事创作人才,进一步提升村庄的文化活力。她还积极参与妇联、团委、关工委等部门的活动,担任学校校外辅导员,用自身经历激励孩子们逐梦前行。
在代表履职的道路上,卢树盈用文化书写担当,用行动诠释责任,绽放出耀眼的光芒。“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和基层文艺工作者,我将继续用心去感知新时代的变化,在履职中书写真善美。我有责任和义务去讲好履职故事,也要去培养更多的人写故事、讲故事、演故事。让故事来自民间,回归于乡土,将天府文化发扬出去。”卢树盈满怀信心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