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抓实关键环节 提升人大监督工作实效

■ 杨福新 (云南)

近年来,云南省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坚持紧扣发展中心、紧贴民意民心,认真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聚焦选定议题、调查研究、审议模式、跟踪督办四个方面,围绕重点工作,突出民生福祉,依法履职行权,充分发挥人大职能,推动人大监督提质增效。

聚焦议题选定 推动监督精准化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在思想上坚决拥护核心,在组织上绝对服从核心,在行动上精准对标核心,保证人大工作与党委工作要求合拍合力。一是紧盯经济运行,听取审议中老铁路经济、一县一业、干热河谷保护性开发、乡村振兴等重大项目和重点工作推进情况,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紧盯民生福祉,围绕教育领域改革、医疗保障、老旧小区改造、滨江旅游城市建设、垃圾无害化处理、惠民实事落实情况等议题,督促县政府及有关部门抓机遇促发展,做实民生实事。三是紧盯问题清单,对农业基地建设、国有资产盘活利用、农村供水保障、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农村公路建设、优环境育主体、安全工作等情况进行专题询问,对县域社会治理、初中教育教学等情况开展质询,强化刚性监督,促进工作落实。

聚焦调查研究 推动监督一线化

县人大常委会严格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大兴调查研究的部署安排,制定了调查研究的实施方案及相关要求,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转变作风、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常委会年度监督议题涉及内容进行有针对性、有目的性、有指导性的学习培训,确保调研有的放矢。二是坚持目标导向,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认真践行“五字诀”,用好“五步调研法”,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全年开展调研30次,深入基层查实情、听民意、解难事,推动问题在一线解决。三是坚持结果导向,认真梳理调查视察的基本情况、群众意见建议,及时召开调研视察座谈交流会,形成专题调研报告,列出问题清单,提出意见建议,为常委会会议审议提供科学参考,推动人大监督工作一线化。

聚焦审议模式 推动监督成效化

听取和审议“一府一委两院”工作报告,并提出审议意见,是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职权的重要形式和途径。一是坚持提前审阅制度,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根据常委会会议审议议题的情况,提前向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列席人员发出会议预告通知,适时印发相关会议材料,准备审议发言提纲,列出问题清单,提出意见建议,杜绝表态性发言,做到精准发力。二是探索建立重点发言人制度,根据会议议题确定若干名重点发言人,从行业、专业的角度带头发言,实行中心发言与补充发言相结合,发挥抛砖引玉、启迪思路的作用,增强审议的深度和广度。三是精准审定审议意见,常委会相关委室结合调研视察情况,形成会议初步审议意见;会后认真梳理审议提出的意见建议,归纳整理形成具体审议意见,提请主任会议审定把关,形成正式审议意见行文下发,并将审议意见落实情况报告下次常委会会议或主任会议。全年作出审议意见16份,提出意见建议68条,最大限度地体现了集体的意志和智慧,推动人大监督工作成效化。

聚焦跟踪督办 推动监督常态化

建立健全审议意见督办机制,强化跟踪督办,推动审议意见落到实处。一是严把程序关。健全完善督办制度,对落实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内容、办理方式、办理时限、办理报告、办理评价等提出具体要求,规范督办程序,形成由常委会分管副主任牵头协调、相关委室具体负责、人大代表参与的督办机制,使人大监督从“前半篇”延伸到“后半篇”,推进监督落地见效。二是严把落实关。建立督办闭环机制,实行监督事项派单制,采取督办委室下清单、承办部门落实清单、主任会议审议清单的有效监督机制。适时对监督事项进行逐项查摆核实是否落实,对没有落实或落实不力的,要认真分析原因,对一些因客观条件制约、法律实施难以到位的问题,要求做出合法合理的解释;对一些因认识不到位、没有依法办事的问题,必须抓住不放、跟踪监督,实现督办工作程序化、制度化,确保监督从“纸面”落实到“地面”。三是严把评价关。加强与“一府一委两院”的沟通联系,完善监督落实评价机制,适时听取办理落实情况报告,开展满意度测评,并将测评结果纳入部门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办理效果不明显或测评不满意的,适时开展督办“回头看”,大胆启动专题询问、质询或特定问题调查等监督程序,将跟踪监督进行到底,对跟踪监督中发现的问题线索,及时移交纪委监委,维护监督的严肃性,增强监督的刚性,推动人大监督工作常态化。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