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通讯员 荣 炜
今年以来,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创新推行以“深入调研、广纳民意、深度剖析、务实解难”为核心的“四步精准”工作法,推动代表履职从“围绕中心”向“融入中心”转变,为区域支点建设注入强劲人大动能。
深入调研,推动代表履职重心下沉,从“坐等建议”到“一线解题”——
在檀溪湖社区,商户通过“襄城数字人大”平台反映的闲置围挡问题迅速得到响应。人大代表现场调研后,推动有关部门拆除围挡、铺设步道、增植绿化,街区环境焕然一新。这一变化是区人大常委会推动代表线上线下联动履职的缩影。线上,数字平台实现企业诉求“一键通达”;线下,全区500余名五级人大代表深入一线,将民生建议纳入督办清单,推动解决一批群众关切问题。
广纳民意,推动代表“专业声音”转化为“治理良方”——
在欧庙镇张东村,乡村振兴行业代表小组提出的“中药材种植+加工”一体化建议,已从“金点子”落地为产业升级的“实路子”。这得益于区人大常委会对代表专业力量的整合。截至目前,5个行业代表小组围绕重点领域开展专题调研20余次,汇集高质量建议300余条,民意诉求被广泛收集并转化为具体政策。
深度剖析,以“问题导向”推动“精准破局”,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面对“文旅资源丰富但品牌不响”的痛点,区人大常委会组织代表蹲点调研,提出“文化IP+场景创新”发展思路,推动襄阳古城与唐城景区联动,游客参与度提升40%,周边消费增长25%,有效激活文旅融合新动能。针对企业反映的政策落地难问题,区人大常委会开展营商环境专题调研,推动建立“政策兑现绿色通道”,显著提升了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
务实解难,推动履职成效从“点上突破”迈向“长效机制”——
在襄城经济开发区,“检察护企服务站”常态化开展“送法进企业”等活动,累计帮助企业挽回经济损失800万元,成为企业身边的“法治参谋”。区人大常委会着力构建“解决一事、完善一制”长效机制,有效促成217件民生实事和13项兴企惠民政策从“纸面”落到“地面”。
“我们将继续深化‘四步精准’工作法,推动代表履职更贴近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为襄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人大智慧和力量。”襄城区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