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通讯员 吴怡卓
深秋时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州呼图壁县处处洋溢着由实实在在的变化所带来的暖流。城市道路焕然一新、五工台镇小学新跑道上充满欢声笑语、S101沿线产业迎来新希望、乡村幸福大院里呈现出其乐融融的晚年图景……这些幸福场景串联起呼图壁县人大常委会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丰硕成果。
创新打造建议办理路径
近年来,呼图壁县人大常委会以机制创新破题、平台搭建赋能,探索出一条富有特色的建议办理路径。
“即交即办”恳谈会彰显速度与温度。2025年初,一场创新恳谈会让代表建议得到快速响应。雀尔沟镇人大代表乌拉乐提出在S101沿线进行旅游开发的建议,县文旅局快速响应,并作出详细规划说明。
此次恳谈会一改以往流程,组织人大代表与政府部门负责人面对面交流。73条建议直呈部门,30条条件成熟的建议被当场“认领”,承诺限时办理。这种模式极大缩短了建议交办的中间环节,让纸上的建议迅速转化为实际行动。
“民呼我应·人大代表议事厅”将民主平台延伸至基层一线。在呼图壁镇水晶社区,居民、人大代表与职能部门负责人围坐一堂,围绕“停车难”“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等议题开展“大事小情面对面”活动。
自3月启动以来,“议事厅”已走进全县多个乡镇和社区,聚焦9个热点难点议题,收集180余条基层声音。为确保议定事项落到实处,县委组织召开协调落实推进会,20位县领导、27个部门负责人对重点难点问题集中“会诊”,建立“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责任化落实”的工作机制。
闭环监督保障办理质效
建议交办是起点,落地见效是关键。呼图壁县人大常委会通过构建完整的监督闭环,确保建议和实事不仅“办结”,更能“办好”。
沉浸式视察与答办会强化监督实效。10月22日,代表们深入X151线公路、五工台镇小学、县人民医院新院区等项目现场,开展“沉浸式”视察监督。在改建一新的X151线公路上,代表们仔细察看工程质量和安全措施;在五工台镇小学,代表们亲身感受新跑道的使用效果;在人民医院新院区,代表们详细了解设备配置和服务提升情况。
在视察结束后举行的答办会上,各部门负责人详细汇报办理情况,并直面代表们抛出的具体问题。代表提问切中要害,部门回应务实详尽。会议还进行了无记名满意度测评,结果当场公布,作为衡量部门工作的重要依据。这种动真碰硬的监督方式,确保了建议办理工作真正取得实效。
据了解,县十八届人大五次会议召开以来收到的1件议案、77件建议已全部按时办复,办复率100%。这些建议的落实,切实改善了群众生活,助力了乡村振兴,优化了公共服务,成为连接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坚实纽带。
集成推进完善体系建设
呼图壁县人大常委会的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是一个多层次、系统化的治理体系,体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念。
多元平台汇聚民意民智。除了“即交即办”和“民呼我应·人大代表议事厅”,县人大常委会连续4年开展电视网络直播问政,累计吸引超万名网友互动,推动解决88个具体民生问题。创新建立的“人大代表建议+检察建议”双向衔接转化机制,打通了人大监督与法律监督的通道。截至目前,已有16件代表建议通过这一机制落地见效。
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向乡镇一级延伸,夯实了基层法治基础。大丰镇制定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后管护办法》经过镇人大主席团备案审查,确保了基层治理举措的合法性与规范性。
站在“十五五”规划的新起点上,呼图壁县人大常委会将继续深化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体系,完善代表履职激励和保障机制,推动监督工作从“程序监督”向“实效监督”深化。同时,探索建立代表履职积分评价、优秀建议评选表彰等制度,激发代表履职内生动力。
从创新机制到搭建平台,从强化监督闭环到系统推进,呼图壁县人大常委会的扎实探索与生动实践,书写了新时代基层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完善发展的精彩答卷。在这里,每一项凝聚民智的建议都被认真对待,每一个对人民的承诺都被努力兑现,民主与法治的种子,正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深深扎根、茁壮成长,静待花开满园、硕果盈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