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理论实践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代表之“督”疏通民生之“堵”

记者:那么,“代表督事”具体是怎么做的?又是如何实现“代表督事”的闭环?

罗来兴: 象山县“代表督事”制度,主要包括代表联络站督事平台、“问、议、督、评”督事程序和“四个一”督事机制等三部分内容。按宁波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余红艺的说法是,以代表之“督”疏通群众心中之“堵”。

为了丰富“代表督事”内涵,县人大常委会抓住县网络民情会办中心(现称县矛调中心)以及各乡镇街道“一中心四平台”建设契机,精心打造县乡两级、村(社区)企“线下(实体)线上(网络)”相结合的多种形式代表联络站,包括县级联络总站1家,镇(乡)街联络站24家,村(社区)企联络点36家(其中网络联络站18家),掌上(移动)联络站注册代表1266人,搭建了“县总站、镇(乡)街站、村(社区)企点(室)、网络(掌上移动)联络站”等形式多样、互补协同的“代表督事”平台。

最初,大徐镇人大率先进行探索,开展“代表督事”活动,创设村(社区)企联络站,代表通过走村入企主动发现问题,倾听群众呼声,现场监督提出解决方案,活动很快就取得了很好成效。于是,县人大常委会进行总结提炼,逐步完善规范,设计“代表督事”“问、议、督、评”四个操作闭环,“代表督事”的核心操作流程便应运而生。

“问”是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收集端,通过线下联络站“面对面”、线上联络站“线对线”,以及掌上联络站“开放式、全天候”多方收集社情民意。

“议、督、评”是代表联系群众的处理端,“议、督”是核心环节。调研合“议”,精准筛选办理事项,交办监督落实。根据镇(乡)街人大代表议事规则,对拟督办事项认真分析,确定督事方案,制作督办清单,明确要求和办结时限。一般问题直接提出意见建议,转有关部门进行办理;有些重大问题提交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协调处置。同时,通过多种方式分类督办,有效推动问题解决。需县级部门办理的,则报请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督事,下发督办清单。

最后,公开“评”价,形成闭环效应,强化督事质效。设计处置效果评估、满意度测评、年终专项评议三个环节,开展办理情况满意度综合测评。

记者:象山“代表督事”又是如何实现“由事到制,到治,再到智”的?

罗来兴:为确保督事活动正常开展和高效运行,县人大常委会建立“四个一”工作机制,就是一事一小组、一月一活动、一季一跟踪、一年一评议。

“一事一小组”,由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组成若干专业督事小组;根据“一月一活动”来安排年度计划,结合代表主题活动、建议督办等工作;按照“一季一跟踪”机制,对本季度办理情况进行梳理汇总跟踪监督;年终进行“一年一评议”,组织代表对本区域政府部门科室及基层站所进行分线评议,开展满意度测评,测评结果报同级党委,作为干部差异化考核和评先评优的参考依据。

全县通过代表督事活动,及时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焦点难点问题,成效十分明显。2019年7月,时任浙江省委副书记、宁波市委书记郑栅洁调研后指出,要总结推广“大徐经验”(“代表督事”)。象山县委加强改进对人大工作的领导,当月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乡镇(街道)人大“代表督事”制度的实施意见》,为深入推进“代表督事”制度提供了坚强的组织和制度保障。

2019年9月,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在象山县召开全市推进代表联络站建设工作现场会;12月召开宁波市委全会,将“代表督事”制度作为完善党委统筹领导治理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2020年4月,市人大常委会出台《关于全面推行人大“代表督事”制度 切实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实施意见》,“代表督事”制度上升为宁波市人大工作的一块品牌。

为进一步规范优化“代表督事”制度,2020年12月,县人大常委会制定出台《象山县人大“代表督事”实施办法》;2021年4月,又出台乡镇街道人大工作绩效评价制度,将“代表督事”列为主要考核内容之一。

如今,象山“代表督事”制度日益成熟完善,并在基层治理方面切实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2021年,象山人大再创新举措,推进数字化改革,通过数字化赋能来打造“代表督事”升级版,努力实现“数字赋能、高效协同、整体智治”的目标。

记者:数字化改革是2021年浙江省委统一部署的中心工作,而人大数字化改革又是其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人大工作数字化如何赋能“代表督事”?

罗来兴:本届以来,象山人大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尤其是2020年以来,开始运用信息化手段优化“代表督事”制度,探索建立微信公众号平台,提供掌上办公、掌上履职、掌上议事等三个入口,分别满足人大干部、人大代表以及社会公众的需求,为数字化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21年,按照省委数字化改革的统一部署,围绕“数字赋能、高效协同、整体智治”的数字人大工作要求,全县在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支持下领衔打造“代表督事”重点应用场景,融合“问、议、督、办、评”五个环节,推出掌上(手机移动)联络站,实现选民网上说、事项网上转、代表网上督、结果网上评等功能,打通代表联系群众全天候渠道。

这个应用场景特别增加了一个“办”的环节,主要是考虑数字化运行的特点,代表可以与政府职能部门实时互动,实现“代表督事”收集、合议、督办、办理、评价等全流程数字化,确保“代表督事”更好地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生动。目前,“代表督事”应用场景已经征集民情826条,开展督事活动50次,解决问题48个,群众评价满意率达95%。

记者:您认为,“代表督事”数字化应用有哪些特点?

罗来兴:实践表明,象山“代表督事”数字化应用场景,不但可以实现“高效便捷”功能,更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又一生动实践。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选民网上全天候说事。选民可以通过“浙政钉”、宁波人大代表履职平台、“象山人大”微信公众号等多个通道进行“说事”,也可以通过扫码联络站专属二维码,向联络站或指定代表反映事项,实现群众反映民生诉求“一次都不用跑”。

二是事项网上全流程转。代表根据事项情况分级分类办理:简单事项直接办理并回复;疑难问题可向乡镇(街道)人大(工委)、县人大反映,也可由代表直接流转至县矛调中心、乡镇街道综治平台。经分析研判后,若事项必要可行,则组建“代表督事”小组进行全程督办,这就有效打通选民、代表、人大、政府数据壁垒,实现信息多元互通,问题处理跨界协同。

三是代表网上全覆盖监督。代表通过综治平台“我的督事”栏目实时查看完整的办理方案、内容、进度、问题解决实际效果,适时提出督事意见。针对办理效果情况,召集代表和部门线下会商,督促问题有效解决。

四是结果网上全方位评价。事项办结后,代表通过平台将办理过程和结果反馈给选民,由选民进行评价,并收集评价意见;同时督事代表对部门办理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再对测评结果进行大数据分析,最终得出每个部门事项办理年度满意度测评结果,把“不满意”率较高的部门作为下年度工作评议对象,进一步提高督事的刚性。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