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您认为,目前象山“代表督事”还面临着哪些问题?
罗来兴:实事求是地讲,象山县“代表督事”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的确也受到一些制约,如代表参与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各乡镇街道活动频率还不够平衡,使用代表督事数字化应用场景还不太习惯;各线协同共振还不够,各部门协同解决督事事项的机制还有待完善,督事意见的办理仍需要继续加强等。
记者:下一步将怎样破解?又打算如何深化发展“代表督事”制度?
罗来兴:根据工作的不断推进,县人大常委会下一步将着重解决以下四个问题:
一是如何扩大督事组织主体。目前,象山县“代表督事”县级层面主要由县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组织,这就存在着力量不足、专业不对口的问题,影响代表督事主题的选择和代表督事成效的体现。针对这种情况,县级人大代表联络总站已经实施“双联系”制度,由常委会负责人分别带队,各工委组织专业代表参加督事。
这样,督事主体由代表工委转变为由各工委共同组织,强化督事力量。各工委像申报年度常委会议题一样申报督事主题,办公室统一汇总后,安排年度督事计划,推动县级代表督事走向规范化。平时乡镇街道代表督事活动,如有需要也可邀请县人大常委会相关工委参加,切实提高各工委的参与度。
二是如何协调县级部门。乡镇街道普遍反映,乡镇代表督事活动,县级部门参加积极性不够高。针对这一情况,我们拟采取县乡联督的办法予以解决。当乡镇街道需要邀请县级部门参加督事活动时,根据扩大督事主体的要求,县人大常委会相关工委积极配合参会,促成县级部门到会。
乡镇街道督事过程中,部分事项需县级部门办理的,也可由县人大常委会相关工委发出待办事项通知单,监督部门办理。2021年以来,县人大常委会还探索开展市、县、乡三级联动代表督事活动,就市域范围内跨区域乱倾倒固废垃圾问题,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工委领导领衔组织全县此项督事活动,大大充实督事力量,持续进行跟踪督办,活动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是如何丰富督事形式。为更方便地让村民反映问题,县人大常委会将采取流动联络站的形式下村入企,参与代表人数不限、场所不限、主题不限,主动走到选民中去,让村民和企业更直接地反映问题,及时汇总提交相关部门办理,提高代表督事对选民的吸引力。同时,继续深化数字化改革,完善优化应用场景,大力推广普及掌上联络站的应用,提高掌上移动联络站的注册人数,让更多的群众参与督事活动。
四是如何面对办事不力。象山“代表督事”制度虽然较好地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但也存在有些事项办理周期较长、办理不够到位等现象。针对这一问题,县人大常委会拟完善督事落实机制,像递交审议意见一样,向相关部门提交书面的清单式督事意见,确定整改办理时限,由相关部门书面报告办理结果。对于办理不到位的情况,县人大常委会相关工委或乡镇人大继续跟踪督办,直至办理满意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