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理论实践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持续深化“四专”监督 全面提升工作质效

■ 刘新基 王 征 刘相甫 (河南)

近年来,河南省南阳市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把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与开展专题调研、专题询问、专项测评相结合,让监督长“牙齿”、增实效,着力推动党中央和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落实,为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作出了积极贡献。

认真开展专题调研

确保监督精准有效

把开展专题调研作为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的必经程序、规定动作,不断加强和改进调研工作,及时修订完善专题调研办法,对调研活动进行全程规范,不断增强工作实效。高质量确定调研重点。树立精准意识、服务意识,强化全局思维、法治思维,聚焦正确监督、有效监督,紧紧围绕专项工作报告涉及的重大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和社会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宪法和法律贯彻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确定调研重点,不搞“大而全”,做到重点突出、有的放矢。高质量组织调研活动。每次调研前都要围绕调研议题开展前期调查摸底,了解相关情况、群众意见建议和存在的突出问题,邀请有关专业人士、业务能手,采取专题辅导、知识讲座等方式,有针对性地组织学习培训,确保调研时能抓住实质、找准问题。调研中坚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坚持身入心至,坚持问题导向,并灵活采用方式方法,多角度获取信息,多渠道掌握状况,确保调研客观真实。高质量运用调研成果。对调研发现、群众反映强烈、涉及全局性和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突出问题和意见建议等,按程序向市委提出建议、交办市“一府一委两院”、决定开展执法检查或专题询问等,切实把调研成果运用好、把调研作用发挥好。2021年年初,围绕中医药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等重大专题,形成一批高质量调研成果,为全市制定“十四五”规划提供了重要参考。针对调研中发现的文物保护、就业、道路交通安全等群众关心、反映强烈的问题,列入2021年市人大常委会工作要点。

听取审议专项报告

提升人大监督层次

把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作为“四专监督组合”的中心环节,制定出台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办法,全面提升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的能力和水平。改进审议方式方法。科学合理安排审议时间,灵活运用分组、联组、全体会议等审议方式,建立常委会负责人带头发言、驻会委员和参加视察人员重点发言、与议题相关的专门委员会人员担任中心发言人等发言制度,建立健全了常委会组成人员述职、履职考核机制,激发履职活力,并鼓励引导其他人员和人大代表积极发言,每次常委会会议都要邀请至少40名代表参加审议发言,增加了审议发言的深度和广度。提升报告人层级。出台规定,对于重要监督议题,要求市政府市长或副市长向常委会报告工作。在2020年11月召开的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上,市政府分管副市长第一次代表市政府作专项工作报告,相关部门负责人到会听取意见、回答询问。通过让负责的人报告、让报告的人负责,有效提升了人大监督层次。强化审议意见督办。在规定时间内将审议意见“当面交办”报告机关,明确责任,限时办理。常委会相关工作机构对承办单位研究处理审议意见情况进行跟踪督办,形成的督办报告提交主任会议或常委会会议,有力督促相关部门找准问题症结,采取有效措施,认真整改落实。

依法做好专题询问

充分发挥监督效能

把开展专题询问作为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的有力抓手,认真学习借鉴成功经验做法,出台专题询问办法,推动监督工作登台阶、增实效、上水平。精心筹划,不打无准备之仗。一方面坚持问题导向,抓实调研“前中后”三个关键节点,突出监督重点,精准选择询题。另一方面在“精、深、专”上下功夫,不断丰富询问内涵,坚持科学安排、巧妙构思、合理设问,以解决问题为目标,注重适度沟通,力求询到关键处、问到点子上。周密组织,不搞形式主义。精心组织专题询问会议,询问人询问时实事求是、抓住关键,应询人回答时虚心坦诚、措施具体。在市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对优化营商环境执法检查情况开展专题询问时,组织南阳电视台同步进行了电视网络直播,市人大常委会13名委员围绕如何打造最优营商环境,与市财政局等10个相关单位负责人交流互动,既有正面询问,也有批评之声,现场气氛热烈、“辣味”十足,场外群众高度关注,14.8万多网民参与互动,点击量达28.2万余人次,取得了良好效果。跟踪督导,不搞“半拉子”工程。有效发挥人大主观能动性,认真做好询问后半篇文章,探索形成了问题当面交办、跟踪督办等工作机制,真正做到问题不解决,监督不松手,让工作得到推进、群众得到实惠。

积极开展专项测评

有力推动工作落实

把开展专项测评作为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的重要保证,以评促改、以改促优,确保取得良好效果。规范测评程序。积极探索完善,制定满意度测评工作办法,对测评主体对象、测评内容、测评方式、结果运用等方面做了详细规定,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特别是改变了以往由主持人现场询问是否“满意”的做法,在常委会会议时,每一位常委会组成人员根据专题询问应询答复情况,按照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进行无记名投票,并当场宣布测评结果。通过实践创新,传导了责任压力,提升了监督实效。重视结果运用。对经测评报告未获过半数通过的,责成相关部门继续办理、重新报告,对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得力、敷衍了事的,及时提出批评并限期整改,必要时呈送市委主要领导,提请市委相关部门将整改落实情况纳入年度绩效目标考核或有针对性地运用质询、特定问题调查、作出决议决定等手段强化督办,采取“回头看”“回马枪”等方式再次监督、跟踪监督,体现监督刚性、提升监督效果。公开测评结果。坚持“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通过南阳人大网站、常委会公报、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及时向人大代表通报、向社会公布测评结果,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增强测评工作透明度,推动人大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有机结合,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汇聚了强大监督合力,推动人大监督工作与时俱进、提质增效。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