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通讯员 朱华杰 石 锦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指出,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江苏省如皋市新一届人大常委会在履职开局之年,以教育“双减”这一群众普遍关心的焦点为切入点,组织群众参与共商共治,着力推进优质均衡教育共建共享,努力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如皋实践。
“零距离”倾听民意
让小小联系点汇聚大民智
3月10日是如皋市“人大代表接待选民日”。这一天,该市包括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以及如皋市各乡镇人大代表在内的四级人大代表,围绕“教育‘双减’大家议”主题开展接待选民活动,吹响了新一届人大代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集结号”。
“‘双减’后城乡孩子的学习差距会不会进一步拉大?”“建议能有一个更直接的途径,让家长能直观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在城北街道杨宗社区人大代表联系点,如皋市委书记何益军一边仔细听取家长代表的发言,一边认真记录。“‘双减’后,家长要找准自身定位,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唤醒孩子内在的学习意愿。”在与家长代表畅聊过程中,何益军积极回应群众关切。他说,“我们将进一步坚持为民导向,以优质均衡为引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力打造高质量教育县域样板、长三角北翼教育名城。”
在如城街道城南社区人大代表联系点,如皋市人大代表、市长王鸣昊十分关注选民反映的“家长焦虑”“违规培训机构”以及“提升学校课堂教学质量”等话题。“教育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各学校和培训机构进行督查,防止问题回潮。”“‘双减’之后,要大力提升学校教育质量,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真正让家长不再焦虑。”针对选民提出的建议,王鸣昊表示,市政府将进一步提升学校教学质量,提高课后服务水平,更好地贴近家长的需求,着力引导家庭、学校、社会三方更好地发挥协同育人作用。
领导干部带头示范,四级人大代表积极参与。活动当天,如皋市辖区内3名江苏省人大代表、68名南通市人大代表、407名如皋市人大代表、976名镇人大代表,在全市348个“人大代表联系点”接待选民3226人。选民们反映的问题、提出的建议集中汇总转交政府相关部门办理答复。
“答点题”综合施策
让谋划推进工作更贴民生民心
如皋人大在谋划推进工作时,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这次接待日的活动主题也是他们策应如皋市委“点题”的重点工作——打造“高质量教育县域样板、长三角北翼教育名城”的助力之作。
今年年初的人代会上,《关于打造“高质量教育县域样板、长三角北翼教育名城”的议案》被列为大会议案。如皋市人大常委会作出了相应的决议,号召全市上下持续深化认识,充分发扬“如皋治沙精神”,推动议案高质量办理落实,助推全市教育品牌打造。2月份以来,如皋市人大常委会将打造教育名城作为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局的“头等大事”,制订议案督办方案,开展多次深度调研,开出问题清单、措施清单、责任清单和任务推进表“三单一表”,为打造“高质量教育县域样板、长三角北翼教育名城”贡献人大智慧与力量。
为扩大人大代表对常委会工作的参与,更好地汇集民意、集中民智,也让议案办理的成效更好地满足全市人民对教育事业的期盼和需求,如皋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各代表小组开展了深入的走访调研,深入有关学校、教育机构听取意见,召开社会各界人士座谈会,通过组织代表专题听、现场看、集中议,倾听基层呼声、发现存在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键对键”线上互联
让“民意直通”彰显效率
如皋市人大常委会一直以来坚持做深做细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常态化开展“人大代表接待选民日”活动,将在如皋的四级人大代表共同编组,组织人大代表进“家”驻“点”听民声、察民情、集民智,让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血脉联系更加紧密、为民服务的途径更加畅通。“两代表一委员”密切联系群众工作机制的建立,让人大代表联系选民、服务群众、解决难题有了更高的平台和更宽的渠道。
如皋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司祝建介绍,今年在强化代表联系群众“面对面”的标准与要求的基础上,如皋市人大常委会探索开发了“一码一通”代表联系群众新模式,实现“键对键”的高效与便捷。“一码”即代表码,为每位人大代表配置一个专属二维码,在人大代表之家和人大代表联系点进行公布,群众扫码可随时联系人大代表咨询和反映问题;“一通”即民情直通,在如皋市人大代表履职App上开通“民情直通”栏目,代表可将群众意见直接转交部门办理,让代表联系群众不止有“面对面”的温度,更有“键对键”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