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文发强) 改进完善执法检查方式;引入“第三方评估”;“激活”人大质询权,建立健全有关质询方面的规章制度;探索实施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加强对民生项目实施情况的全程监督;对政府工作部门年度工作进行满意度测评……近日,中共甘肃省临洮县委转发《临洮县人大常委会关于增强监督实效助力追赶发展“人大说质”实施意见》,一项项举措构建起县级人大“硬核”监督体系,为人大监督工作插上了“金翅膀”。
人大监督必须突出重点,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会富有成效。为此,实施意见着重明确了11个方面的监督重点。即,围绕法律法规实施、重大事项决策、追赶发展战略、经济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生态环境保护、民生福祉、营商环境、文旅融合发展、政府债务审查和国有资产管理、社会治理11个方面开展监督,对每个重点作出具体要求,针对性、实践性比较强,有利于具体操作。
为了增强监督实效,实施意见提出了诸多监督举措,包括:充分保证参会准备时间,形成提前发出会议通知和送达专项工作报告机制;摒弃过去“一听、二看、三汇报”的传统方式,在组建精干视察调研队伍、合理选择调研对象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调研渠道,丰富调研手段;坚持把开展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与执法检查有机结合,在开展有关执法检查工作时,邀请基层立法联系点人员参与执法检查活动;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的前提下,继续探索开展对部门工作综合评议和对人大选举任命干部履职情况评议;持续修订完善专题询问办法,进一步明确询问的方式、询问选题来源渠道、方法和步骤、询问人和应询人的职责;“激活”人大质询权,围绕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工作中存在的阶段性问题,提出针对性强、有价值的质询案,开展质询;支持代表约见“一府一委两院”负责人,把解决问题作为代表约见的目的;加强代表履职考核管理,严格落实代表履职登记制度,健全代表履职档案;全面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对政府工作部门年度工作进行满意度测评;依法启用罢免、撤职、特定问题调查等刚性手段,让监督的螺丝越拧越紧,倒逼职能部门由“解释”向“解决”转变。
在加强人大及其常委会自身建设方面,实施意见从强化责任担当、完善议事规则、完善专家咨询制度、拓展预算联网监督信息系统、改进工作作风、强化信息宣传、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强“智慧人大”建设等方面提出新的要求。比如,完善专家咨询制度,对于专业性较强的监督事项,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参与,积极引入第三方机构开展相关评估,提供专业建议;建设“智慧型”人大,有效整合信息资源,完善拓展预算联网监督、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等信息系统,逐步形成全面覆盖、纵向贯通、横向联接的人大监督工作综合业务平台,为监督工作提供信息化支撑;通过适当方式公开审议、询问、评议等过程和结果,扩大人大监督工作社会影响;依托“临洮人大门户网”等,广泛宣传人大监督的性质、特点和优势,积极宣传各级人大监督工作的做法、成效和经验,为人大履行监督职权营造良好舆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