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有属于自己的厨房和卫生间了。50平方米的一室一厅,每月租金2000元出头,和合租价格相差不大,环境却好许多!”四川省成都市南华佳苑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现场,前来选房的年轻人王晖非常满意。
推开房门,湖蓝色的窗帘,浅灰色的地板,沙发、茶几、衣柜井井有条,“小清新”的装修风格很符合年轻人的审美。
“项目是统一户型、统一装修。租客可以签订1至5年的合同,租金按区域平均价格的9折执行,租赁期3年内不会涨价。”负责项目运营的成都高投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嘉玲介绍。
近年来,我国加快完善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与公租房主要面向城镇的住房、收入“双困难”家庭供应不同,保障性租赁住房主要面向符合条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一般不设收入门槛。同时,坚持小户型、低租金,以建筑面积不超过70平方米的小户型为主,租金低于同地段同品质市场租赁住房。
“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大多是刚毕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或外来务工人员,小户型、低租金房源既能满足他们的基本居住需要,也能最大限度降低租金支出负担。另外,在公共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以小户型为主的设计也能尽可能多地增加房源供给。”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介绍。
2021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4.72%,流动人口3.85亿人,人口向经济发达地区和城市群集聚趋势明显。浙江工业大学副校长虞晓芬介绍,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大城市,租房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例达40%以上。
与庞大的租房需求相比,这些城市的住房租赁市场总体结构性供给不足。“市场租赁房源以个人散租为主,租赁关系往往不稳定。大户型、高价位房源供大于求,小户型、低租金房源供不应求,新市民、青年人‘买不起房、租不好房’的问题比较突出。”虞晓芬认为,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有利于完善住房保障体系,进一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也有利于合理释放购房需求,缓解房价上涨压力,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