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民周刊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又到槐花飘香时

■ 吴江波 (山西)

曾经看过这样一首题咏槐花的古诗:“槐林五月漾琼花,郁郁芬芳醉万家,春水碧波飘落处,浮香一路到天涯。”将五月槐花的素雅之美、馥郁之香描绘得淋漓尽致。

槐花是豆科植物槐树的花及花蕾,一般将开放的花朵称为“槐花”,也称“槐蕊”,花蕾则称为“槐米”。这种树木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我的家乡地处晋西南黄土高原,在广大农村的堂前屋后,河谷边、丘陵上、山坳里,到处都能看到槐树的身影。每年谷雨时节前后,正是槐花盛开之时。一串串、一团团、一簇簇地挤压在枝头,风裹着槐花的清香一阵阵扑面而来,不禁使人心旷神怡。

槐花不仅具有观赏性,更是非常好的食材。从医学角度讲,槐花味道清香甘甜,富含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具有凉血润肺、清肝泻火、凝血止血等多种功效。摘槐花的历史也由来已久,明代诗人林大春就有“呼童采槐花,落英满空庭”的诗句。

当然,于我而言,槐花承载着我对童年和时令美食的记忆。老家村边那一片槐林,是我们一帮小伙伴嬉戏的儿童乐园,让我们置身于花海,浸润于花香。每年一到采摘槐花之时,小伙伴们都会大显身手,竞相抱着树干爬上树去攀折槐花。大人们则用铁丝弯成钩状,将其绑扎到一根长竹竿上,把竿子高高举起,找准开满槐花的枝条,双手用力,利用扭劲,只听咔吧一声,长在树枝上带着绿叶的槐花应声落地。这时树下的小孩们就像一群觅食的麻雀,呼啦一声一哄而上,各自摘一簇槐花塞进嘴里大嚼,一股甜香霎时浸透味觉。

在父辈看来,槐花让人忆苦思甜。那时候的春天,存粮见底、新粮未收的青黄不接之时,挂满枝头白白嫩嫩的槐花就成了很多人眼中的“宝”。摘回的槐花淘净沥干,或加些粗盐清炒,或拌些杂面上锅蒸,就是一顿充饥的“美餐”。若是少量食用就是贪嘴尝鲜,享受大自然的馈赠,是一件幸福的事儿,而当时是为了解肠胃之饥,一天三顿吃槐花的人就吃出了“不幸”,不是腹胀,就是浮肿。但总的来说,它虽然不是粮食,可在特殊困难的年代,却让人们果腹,得以度过危机。而且今天看来,槐树一身是宝,树皮可以造纸,树干可以打造家具,树叶是上等的饲料,槐花还是蜂农首选的花源呢!

我对槐花情有独钟,它虽没有梨花的清纯玉洁、杏花的妖娆妩媚、樱桃花的清新淡雅、桃花的娇美红艳,但是槐花从不争宠,素白的花儿躲在嫩绿的叶子间,就像家乡的人民一样朴素自然,默默地把自己的花香奉献,它又是那样宽容大度,敞开胸怀任人采摘、不求回报。

如今,又到槐花飘香的季节,回到老家抬眼望去,漫山遍野一片雪白,红男绿女荷竿提篮像赶集一样涌向槐林,去采摘那洁白如玉的槐花。我静静地伫立于槐树下,阵阵清香,又把我带回记忆中那个难忘的年代,耳畔仿佛又传来声声歌谣:“长长竹竿捅破天,槐花仙子下尘凡。微风徐徐蝶儿舞,清香阵阵蜂流连”“个个槐花似蜜蜂,轻轻飞入竹篮中。密林枝头雀鸟鸣,槐荫深处飘笑声”……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