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民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双减”一周年:让教育回归本质!

1.一个时代的结束与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每天放学后时间安排得满满,周一语文、周二数学、周三钢琴、周四英语、周五绘画,周末舞蹈、篮球、奥数……”上三年级的陈晓晓的家长对记者如是说。孩子们的课外时间几乎需要精确到以分来安排,家长累,孩子也累,但是没办法。她坦言,“如果不学,将来如何应对这个处处充满竞争的社会。”

陈晓晓家长的简单几句话,道出了大部分家长的心声,“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在2021年的全国两会上,多名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的议案、提案都涉及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减负的话题,彼时,“内卷”“减负”等网红词语深入学龄家长的话资之中,教培行业也在此波讨论中被推上风口浪尖。

让教育回归本质,这是国策,也是中央的坚定思路。

通常,每一项国策的落地都会经过一番试行、推广。然而,对校外教培机构严管严控的迅速到来,却让所有的教培人深感意外。

最初看到“双减”文件,不少教培行业人士并未想到,这场变革速度如此之快,又如此彻底。如今,他们不得不承认,“教培行业一个时代结束了”。

在生死存亡的自救时刻,各机构的一举一动都暴露在镁光灯下。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先后两次在朋友圈辟谣。一次是“双减”官宣后三天,一张“新东方将开展中学暑期集训营,学生乘坐大型邮轮去公海,吃住学考全包”的课程截图传播开来,引得俞敏洪在朋友圈质问:“在这种艰难时刻还要落井下石?”另一次则是新东方“转型培训父母”被解读为或将从事针对家长的学科培训。他解释道,新东方已经做过几千场家庭教育讲座,且以公益为主。

好未来和高途也无法沉默。先是好未来创始人、CEO张邦鑫发出了“不配论”:“我们这些机构配不上我们的客户了,我们公司也配不上我们的高管和干部了。”紧接着,高途创始人兼CEO陈向东在全员内部信中,连用五个“抱歉”,表明“大裁员”背后公司的艰难处境。

教育圈大佬辗转反侧,一些中小型教育企业的掌舵者们也不得不想办法活下去。曾经追捧在线教育的资本更是紧急退场,不敢再伸出触角。

一时间几乎所有在前两年风头正盛的K12教育企业都在收缩,大幅裁员,转型谋生。8个月里,美股市场教育三巨头好未来、新东方、高途,三家的总市值从最高时的超1300亿美元,跌到如今的70亿美元以下,更有个别教培企业市值几乎归零。

一个近万亿的市场,轰然倒塌。首先发生的是教培行业离职潮。在最初的一个月里,几乎所有叫得上名字的教育企业都在大幅裁员。据报道,全国各地的教育机构达70万家,受波及的教培行业从业者数量达上百万。

一位行业人士分析,在这波离职大潮中,刚入行的从业者寻找新机会相对容易一些,最难的是那些做了十几年教师或教学相关工作的资深从业者,没有其他的一技之长,转行自然非常痛苦。

这些从业者没了“饭碗”,却不得不承认,教培行业确实需要一场大变革。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