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镇海 (四川)
青城山下的柳凤岛,黑石河静静环绕,自然环境幽雅静谧,从最初的农家乐,发展为如今颇有盛名的网红打卡点,堪称城市中的自由心灵静栖之地。我心中期待已久,如今终于有机会前往一探究竟了。
汽车行驶在成青路上,沿途美人蕉竞相开放,空气里弥漫着醉人的清香,窗外一闪而过的田野、树木、房屋,像一幅幅画卷,远处的青城山愈发青翠沉静。
走进柳凤岛的“原始部落”,原木搭建的木楼透着松脂的芳香,身处其间,让人有种置身于松林的感觉。顺着小火车的轨道,进入“水月洞天”,行走途中,我被一阵悦耳的鸟鸣吸引,凝神细听,原来是几只路边跳来跳去的身披黑白色羽毛的小水雀,我一下想起了小时候捉水雀的情景。
数年前,柳凤岛还是一片浅滩,周围仅有几户农户。河滩、杂草丛里有许多水鸟、水雀。一到放假,我和村里的小伙伴们便会结伴前来捕鱼、捉鸟。特别是夏天,蹚过清凉的河水,小伙伴们穿着短裤,赤足徜徉在浅浅的河滩上捉螃蟹,那份惬意真真是夏日里最美的享受。如果哪个小伙伴玩性大起,一场水战就此拉开,一玩就是大半天……
一晃好些年过去了,我竟不敢相信我所站在的地方就是曾经的柳凤岛。眼前各具特色的建筑星罗棋布坐落在黑石河两岸,那些极具川西民居的茅屋,当然,那些所谓的茅草,都是塑料仿制品,耐日晒耐雨淋;还有仿原始部落式的圆形土坯屋,竹篱笆围绕在四周,形成一个个小院子:特别是客家人所特有的大型土楼里,几百套房间的乡村酒店,给人一种足不出户便可赏尽各地风情的感觉。
一列小火车在波光粼粼的“银河”和这些古色古香的建筑群间穿梭着,车头上“振兴号”三个字仿佛浓缩了柳凤岛这些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昔日只能捕鱼捉虾的小农家乐,变成了集游乐、观光、住宿为一体的大型乡村旅游景点。游客们不仅能体验到乡村原始的自然风光,还能感受到流行创新和传统古朴相互交融的新景象。
傍晚时分,我们来到“银湖”边的火锅城就餐,这是一座能容纳上千人的乡村火锅城,露天的场地里,可以尽兴欣赏湖对岸的歌舞表演,感受夏日里凉爽的晚风,呼吸乡村清新的空气。而这些来自乡村的气息就这样肆无忌惮地充斥着每个人的感官,让人乐不思归。
一旁送菜的婶子凝神看了看我,上前一步问道:“你是海海吗?”我抬头一看,这不是一直在外地打工的表婶吗?听说在外面打工赚了不少钱,怎么今年没出去呢?
她指了指银湖,说:“你表姐在舞蹈队里参加表演呢,空了来家里玩哈。”我望向湖面,此时,一艘竹筏载着歌手正从湖面缓缓来,清悦的山歌飘荡在银湖的上空,颇有些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感觉。
一种新的乡村劳动模式在这里开启,忙时栽秧打谷,闲时来岛上打工,再也不需要外出打工。柳凤岛的开发,不只带动起了乡村旅游业,这些酒店、温泉、火锅城配备的员工,还让当地的剩余劳动力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加上柳街镇七里诗乡之故,这里的文化氛围也特别浓厚,这里的父老乡亲,不只一边种地一边种诗,还一手抓旅游,真可谓是乡村振兴下的新型农民。当然,作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薅秧歌,在这里也得到了很好的展示。
回顾新旧柳凤岛的发展变迁,这样的乡村还真是值得一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