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 锋
市井文化往往是一个地方最深层、最久远的文化。了解一个城市的性格,总是少不了街头巷尾、经久不变的饮食。如果要选一样饮食让山西临汾人牵肠挂肚、魂牵梦萦,牛肉丸子面定是名列前茅。一份饮食是临汾的文化符号和文化名片,更是临汾人的心头好,临汾游子抹不去的乡愁。
没有什么忧愁是一碗丸子面不能解决的。据考究,牛肉丸子面创始于20世纪70年代,临汾回民白荣祥先生首创,随着岁月的洗礼,已经飞入广大百姓家,临汾大街小巷处处可见。牛肉丸子面顾名思义,由碱水面条、牛肉丸子和混有特色香料中草药秘制的牛大骨熬成的上等高汤等食材组成。大锅里高汤如大江大河,时而翻江倒海,时而云蒸雾绕,小店外升出浓郁的烟火气,麻辣的气味十里飘香,让人看得出神、涎水直流。一碗牛肉丸子面,面条上漂着红红的辣椒油,浸着一片片色泽明艳的牛肉片,圆圆的丸子在汤水上浮动,再撒上如浮萍般的零星香菜碎,如山丘一般的辣椒铺满面碗,满眼望去,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焰直冲云霄。
牛肉丸子面视觉上有冲击力,在味觉上与视觉相比也不遑多让。丸子爽滑弹牙,在唇齿间翻滚游走,增加了咀嚼的趣味。劲道的面条早已被汤汁浇透浇熟,通体由米黄色浸染成了淡红色。品尝一口秘制汤汁,在辣椒的刺激下,舌、喉咙、胃,甚至整个身体被激发唤醒,略带舒爽的疼痛感,五官顿时顺畅通透,鲜香麻辣在舌尖味蕾挥之不去,再配上两瓣大蒜更加丰富了味觉层次,让人大快朵颐。此时此刻,面条成了“救世主”,几根面条下肚,火辣的味觉顿时减少了几分,让身体得到抚慰,让胃里更觉得踏实。不辣不过瘾,一碗热辣的丸子面,全身微热,满头汗水,摄入的碳水为身体注入能量,顿时驱走周身的寒冷。我妄自猜测,一碗牛肉丸子面里隐藏着临汾人的性格。火红的辣椒,象征激情火热豪爽的性格,敢于战天斗地创新求变,对于工作和生活浓烈的热情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不加修饰的牛肉丸子和面条,是质朴踏实的性格,一切的幸福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奋斗,用勤劳的双手去建设家园。
一碗牛肉丸子面,虽然登不上大雅之堂,但实现了众生平等。那些出入高档饭店的人们即使吃遍珍馐美味,总少不了大排档这样一顿牛肉丸子面的夜宵,满足肠胃。一碗复杂又简单的面食,用朴素的道理告诫着人们:广厦千间,夜眠仅需六尺;家财万贯,日事不过三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