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通讯员 毛卫华
阿曼古丽·喀斯木 满恒硕
新疆莎车县,是汉代西域三十六城郭诸国之一莎车国的延续。
莎车县按照“修旧如旧、保护风貌,分类施策、改善民生”的原则,进行老城区改造,帮助居民在原址重建、加固、修缮、美化,为莎车留下“老城记忆”。莎车县各级人大代表在老城区改造保护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切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小车位”解决“大问题”
随着莎车县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老城区人口和游客越来越多,汽车也越来越多,但是很多地方都没有公共停车场、停车位,无序停车的现象日益增多,由此引发的各种矛盾时有发生。
针对老城区停车位少的问题,2021年3月,张海刚、王莉、阿依努尔·阿巴斯、肉孜·麦麦提等人大代表对老城区进行实地走访,深入了解居民诉求,并将收集的意见建议及时向上级反映。2021年11月,通过政府相关部门的协调帮助,老城区改造时,在丝绸社区建设了600平方米的停车场、在人民路社区建设了500平方米的停车场并扩建了文化公园广场停车场,解决了老城区车位少、道路堵塞等问题。
“沙木萨”的保护与传承
烤包子是新疆人民极为喜爱的一道美食,是新疆旅游业的一张美食名片,当地人习惯称它为“沙木萨”。位于莎车老城喀赞其街的喀德尔哈孜百年传承包子店成为“莎车一绝”。
2021年3月,阿布力米提·艾力、米尔阿力木江·麦提热依木、王莉、阿依努尔·阿巴斯等人大代表提出保护传承喀德尔哈孜特色烤包子的意见建议,并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协调帮助下,将老城喀德尔哈孜包子店的面积扩大一倍。
喀德尔哈孜烤包子特色美食餐厅负责人阿布都卡哈尔·艾尼瓦尔说:“过去因为营业面积太小,想扩大生意都没有办法。现在好了,环境美了,生意比以前更红火,客流量直接翻了三四倍。”
喀赞其街的新业态
喀赞其街形成于1870年,是条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商业街,以制作各族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锅碗瓢勺的铜制品铁制品匠人较多而著名,各民族嵌入式营商,融合式发展。这里有商铺1052个,流动摊贩421个,旅游旺季的日人流量最大时达8万至10万人次。
2019年3月,人大代表麦麦提明·孜依提、麦麦提吐尔孙·热合曼和玉赛因·艾再木提出保护喀赞其做铁锅技术的意见建议。莎车老城区改造保护过程中,对喀赞其街进行重新维修与保护,恢复原有的一些建筑风貌和业态,使其成为历史传承、旅游观光、文化演绎的名街。
喀赞其街的全面改造提升,不但实现了人居环境由“住危房、晒太阳、吃低保、等靠要”向“屋亮、路硬、院绿、村美”的转变,而且实现了人均年收入水平由4000元向1.3万元的增长,还实现了各族居民群众由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向美好精神文明向往的转变。
莎车县充分发挥老城区改造提升后的旅游文化作用,开发形成4条城区精品旅游线,辐射带动187条路、街巷、胡同,227处优秀历史文化古建筑、名居,10处古遗址等城内景区,发展“老城改造+旅游文化”新业态,推进老城区改造与旅游发展深度融合,为多民族文化交融提供了支撑和保障。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各族群众的满意度才是考核每一位人大代表履职成效的重要标尺。此次老城区的修缮和保护,见证了莎车县人大代表在新时代的新担当、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