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通讯员 颜桂海 黎洁巧
盛夏时节,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不倚村的生态茶园内一片青翠,茶香缭绕。“趁着天晴,大家早早地上山采摘茶叶,回来一起好好学制茶……”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四届人大代表石云霞笑着对茶农们说。自当选自治区人大代表以来,石云霞积极履职,带领村民们种好茶、制好茶,赢得群众的广泛赞誉。
六堡茶香伴随着石云霞的成长,深深地影响着她的人生。“我要回乡种茶制茶,要带领乡亲们走上致富路,把所学的知识回馈给家乡的父老乡亲……”2014年大学毕业后,石云霞毅然选择回到家乡种茶制茶。
石云霞是土生土长的六堡镇人,从小到大都有着关于六堡茶的记忆,但在如何种茶、制茶等方面,石云霞还是一筹莫展。回到家乡后,石云霞一度陷入茫然,不知道该如何做。这时,她想到同乡镇的祝雪兰是这方面的专家,于是便试着寻求帮助。祝雪兰得知石云霞的来意后,毫不犹豫地答应帮助她。
“要想种出品质好的六堡茶,首先要选好茶苗与种茶时间……”祝雪兰毫无藏私的指导,让石云霞受益匪浅。
“作为来自六堡茶核心产区的基层人大代表,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六堡茶,可见自治区党委、自治区政府对六堡茶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我深受鼓舞,我们有更坚定的信心和决心努力做好六堡茶。目前,我们的茶厂正在努力拓展业务……”今年年初,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石云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当选自治区人大代表后,石云霞充分发挥代表作用,经常与不倚村的茶农一起探讨如何更好地种植六堡茶。凭着多年的种茶经验,她背着竹篓,与茶农们一起去山上茶园,手把手地教他们种茶树、采茶叶。不倚村的村民刚开始还有点儿怀疑,认为石云霞这么年轻的人大代表“不太靠谱”。但在石云霞的带领与指导下,制作出来的六堡茶质量挺好,村民都很佩服。
“当看到学员在台上娴熟地制茶、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对茶文化知识深入了解、父母收到孩子亲手泡的茶时流露出的宽慰与骄傲……这些都让我深感传承六堡茶制茶技艺的重要性。”石云霞说。
当前,梧州市正围绕打造广西千亿元茶产业半壁江山的战略目标,坚持以全产业链思维,抓好“带农促增收、引企拓市场、铸魂塑品牌、建标稳发展”四个方面工作,系统推进六堡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要借助好政策的东风,突破瓶颈,发展壮大六堡茶产业。”经过深入走访调查,石云霞发现发展六堡茶产业受到的瓶颈制约是要素影响,导致一些有发展六堡茶想法的茶农、茶企在这方面受到制约。因此,她深入走访茶农、茶企,多方面收集群众对发展壮大六堡茶产业的意见和建议,撰写了调研报告,并提交《关于进一步支持六堡茶产业发展要素保障的建议》,为发展特色产业而呐喊。
之后,该建议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当地政府部门在六堡茶核心产区的土地、林地、竹木砍伐指标等要素保障方面,及时给予政策倾斜和扶持,此举有效地激发了当地茶农、茶企的积极性,进一步推动了六堡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六堡镇成为梧州市六堡茶种植面积、产量最大的乡镇。
“如今,六堡茶产业正在向高质量发展,我将发挥好人大代表的作用,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积极开展与茶相关技能的培训,提高乡亲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茶为媒,带领乡亲们种好茶、制好茶,增加大家的收入,助力乡村振兴。”石云霞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