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通讯员 张 璐
“3、2、1,开始!”随着“摄影师”的一声令下,手机镜头里的“演员们”开始走戏。一位50多岁的 “即墨大妈”正在认真地盯着摄像手机,并时不时地亲自上场指导示范,在反复推敲表演后,“大妈”终于满意地点点头,一场完全由居民编剧、导演、拍摄、演出的,关于缓和青春期子女与父母关系的情景剧宣告“杀青”,而担当导演的这名“大妈”就是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第十九届人大代表、即墨区北安街道新都社区居民吴瑞芹。
爱管“闲事”
她是百姓“贴心人”
“人皆有不忍之心”,在吴瑞芹身上尤其体现得淋漓尽致。街坊邻居,谁家遇上老人孩子无法照顾的急事,谁家遇上缺盐少醋的小事,她都是能帮尽帮,操心出力。时间一长,她成了远近闻名的热心肠,大家都信服她。
退休后,吴瑞芹担任社区网格员、楼宇妇联主席,更是把绝大部分精力放在社区工作上,特别是当选区人大代表后,为社区居民争取集体供暖,帮学生畅通上下学通道,到独居老人家中打扫卫生、陪他们聊天……用吴瑞芹自己的话来说:“管的闲事更多了。”但在街道党工委和社区居民眼中,她管的这些事不仅不是闲事,反而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大事、要事和难事。
为了更好地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在吴瑞芹的建议下,街道在人大代表联络站设立了“新都大妈”说理室,专门调解邻里纠纷和社会矛盾,成为社区与居民之间的“润滑剂”,共协调解决了80余起矛盾纠纷。现在,在新都社区,大家都知道,有解不开的难事找“大妈”、找代表。
马扎“议政”
她是群众“代言人”
2021年12月,吴瑞芹在选民的信任和支持下当选青岛市即墨区第十九届人大代表。作为人大代表中的新人,吴瑞芹通过多种形式走近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倾听群众心声。
每月的12日是北安街道人大代表接待日,一到这天,吴瑞芹就拿着“小马扎”来到社区广场与物业工作人员、居民代表、网格员等坐在一起,讲事实、议对策,共同商议解决办法。
“马扎议政”是吴瑞芹了解民情、倾听民声、汇聚民意的重要途径。有一次,在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中,她了解到小区内电动车较多,部分居民在楼道内部充电,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这让吴瑞芹很着急,立刻联合其他“新都大妈”行动起来,或是走访入户宣传指导,或是拍摄《充电桩的正确使用方法》视频,号召大家安全规范使用电动车充电桩。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充电安全问题,她更是积极对接区政府相关部门,了解现有的奖励政策,并广泛收集其他地区相似案例,寻找有效的解决途径和方法,向区人代会提交了《关于加大电动车充电设施建设力度的建议》,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认真办理。
勇于“出镜”
她是网红“吴大妈”
“不能拿着旧地图找新大陆,而是要在履职理念上持续深化、工作方法上与时俱进、担当作为上突出实效”。多年来,在开展调解工作和接待群众的过程中,吴瑞芹意识到缺乏基本的法律常识是邻里发生纠纷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何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方式宣传法律法规,助推社区基层治理成为她履职的重要目标。
凭借之前参加过全区小品大赛以及拍摄短视频的经验,吴瑞芹牵头成立了新都微视工作室,打造了普法宣传栏目《我来说法》小剧场,将调解过的事例改编撰写成《文明养犬》《噪声扰民》等小品剧本,以“情景剧+以案说法”的形式拍摄成短视频,在微信公众号、微信群、抖音等视频平台播放,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积极宣传普及民法典等法律法规,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截至目前,工作室共拍摄短视频73部,参演居民超过40人,其中播放量最高的有4万人次以上。
“赶新潮”让吴瑞芹成为网络红人“吴大妈”,但她却更加清醒,“只要大家不嫌弃,我还干得动,就要赶更多的‘潮流’,把为民办事坚持到底,尽心尽力履行好人大代表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