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通讯员 刘世军
她,为了一个舞蹈编排、一台晚会创意、一次活动筹划,辗转反侧、身心交瘁;她,为了一个问题症结、一次调研走访、一篇议案建议,夜不能寐、殚精竭虑。她就是安徽省天长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安徽省天长市广陵街道综合文化站站长周昕。
履职建言“树样子”
为民发声,为民解忧。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周昕从未忘记职责使命。新冠疫情期间,周昕发现社区防控短板——群众生活物资无法满足、网上购物平台上独居老人无法操作购买、平台对接的商家无法或不愿意送到地点等事关百姓民生的问题。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她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迅速提交了《关于特殊情况下如何保障百姓基本生活需求的建议》,建议以镇(街)为单位组建一支应急保障队伍,主要职责就是与村(社区)对接,掌握“老弱孤残”等困难群众的具体位置,摸清需求底数,在类似突发情况下能及时保障他(她)们的基本生活。
夜幕下,在市区一个街头公园的一片空地上,几名所谓的民间艺人在插科打诨,间或有一些低俗表演,目的在于吹嘘自制药膏的神奇疗效,围观者中多为中老年人,还有一部分未成年人……街头演艺市场乱象频现令周昕担忧。这些人往往会向观众兜售假冒伪劣产品,加上一些低俗表演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尤其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为此,她提出《关于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净化文化市场环境的建议》,受到市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并及时转交相关部门办理,这件建议也引起其他代表的共鸣,被大家亲切地誉为“金点子”。
为民服务“搭台子”
近年来,天长市广陵街道全面贯彻实施“十项暖民心行动”,其中,“快乐健身”暖民心行动是周昕负责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她积极争取上级各类项目资源,将群众急需的健身设施建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
周昕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依托村民文化广场等现有场地,在祝涧、长亭等美丽乡村示范村以及市区街头公园、小区空地争取安装各类健身器材,让社区各类健身资源“活”起来;她利用文明城市创建及环境整治契机,通过清理违章搭建、腾空荒废地块等空间资源,因地制宜、“见缝插针”配建全民健身器材,让健身阵地不仅可以运动健体,还能成为小区靓丽的“风景线”;她还着力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学校等健身场所在非工作时间段对外开放,让周边居民“共享”单位健身设施,方便居民就近健身。
如今,该街道每年的“社区运动会”“活力广陵·体育文化节”“农民体育运动会”等群众性体育文化活动都作为固定项目予以开展,辖区干部群众在“家门口”就有了快乐健身“幸福圈”。
立足岗位“压担子”
自1999年走上基层文化工作岗位以来,周昕热爱基层体育文化事业,常年组织干部职工和居民开展各类体育文化活动,有声有色、丰富多彩,搭建起街道文化惠民的“四梁八柱”。
为繁荣基层文化事业,用高质量的文化服务满足群众精神需求。周昕积极奔走,利用净业社区情人桥下的空闲位置,与市文化馆共同创办了“千秋大舞台”,这一“草根”舞台受到全市居民群众的热捧,被中央和省级主流媒体宣传报道。随后,在市体育局、文旅局、街道办事处以及辖区企业的支持下,与市剧院签订长期文化共建协议,创立了“社区大舞台”,不仅为草根文艺爱好者提供了自我展示的平台,还为群众捧出了“全年无休、月月精彩”的文化盛宴。
“不求任何回报,只要能够为群众办好一件事,就是我最大的快乐和幸福。”这就是周昕平凡人生的价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