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综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一张表决票“投”出群众幸福感

■ 本报通讯员 黄 蓝

“家门口有个公园,出门就能锻炼身体,晚上散步、聊天有更好的去处啦。”……在安徽省来安县城新白云西侧的古樟公园,三三两两结伴而行的居民边走边说,幸福之情溢于言表。古樟公园的顺利建成,是来安县人大常委会实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的一项生动实践。

为使票决制工作反映民意、汇聚民智,来安县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下沉一线,以“室点家”、基层民意联系点等履职平台为媒介,综合运用走访群众、座谈交流等方式,聚焦群众最急、最难、最愁、最盼的问题,从老旧小区改造到基层医疗设施提升,从城市绿化到社会停车场建设,召集群众将烦心事、揪心事“摆在台面上”说。在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后,代表们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提出有针对性的项目意见和建议。在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后,代表们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提出有针对性的项目意见和建议。县人大常委会及时进行汇总和梳理,并作为民生实事候选项目转交县政府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可行性论证,提出项目初步建议方案,真正推动民生实事从“事后公示”转向“事前问需”。

“各位代表,现在对来安县2023年拟办民生实事项目进行票决……”2022年12月26日,在来安县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代表们有序走到票箱前,投下庄重一票。最终票决出2023年度民生实事项目10件,包括建设200个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项目、G104涉路恢复改造工程项目、“十五分钟阅读圈”建设项目、社会停车场项目等,总投资3.36亿元。票决民生实事项目结果当场公布,并由县政府主动向社会公开、接受人民监督。

“投出的民生实事项目都是人大代表向群众征集来的,和我们生活、工作息息相关,我的那一张表决票,让我感到自己的话语权更大、参与感更多、使命感更强了,大大增添了履职动力,以后我会更多听取民意,提出建议、为民发声!”参与票决的一位人大代表有感而发。

为确保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落实、真正惠及民生,来安县人大常委会把票决出的民生实事项目列为年度监督工作重要内容,制定民生实事项目监督计划,采取视察、调研等形式进行有效监督。同时,建立常委会相关工委对口联系民生实事项目制度,由办公室和人选工委牵头负责,其他工委按照各自的对口部门加强与民生实事项目牵头办理单位的联系,对民生实事项目进行全程跟踪督办。此外,县人大常委会还根据人大代表的职业、专业特长等情况,以及与项目的关联程度,选择25名县人大代表组成城建、交通、水利、文体等5个民生实事项目督查小组,每个小组跟踪监督1至2个民生实事项目,持续追踪项目落实情况,促进项目更好更快完成。

“民生实事项目大多是群众关心期待的‘关键小事’,融入了代表票决制后,便成为彰显人大制度优势的民主新实践,每个项目的建成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意愿。县人大常委会将对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开展满意度测评,让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及时了解每个项目的实施情况,确保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落实落细。”来安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吕功洋说。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