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理论实践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创新监督方式 提升监督实效

■ 胡 舟 (湖北)

近年来,湖北省宜昌市人大常委会预工委依法履行职责,主动探索创新,注重在丰富审查监督内容、拓展方式方法、提升监督实效上下功夫,将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的工作要求贯穿始终。

聚焦规章制度“搭架子”,夯实预算监督基础。整理法律法规汇编。将中央、省、市各级党委、人大、政府出台的有关预算审查监督、国有资产管理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进行整理汇编,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监督能力。修订市级预算审查监督相关制度。为了适应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增强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刚性和实效,重新修订了《宜昌市预算监督办法》,拟定印发了《关于加强人大预算审查监督职能的实施方案》《预算工作委员会主要职责工作流程》等文件,为促进政府加强和改善全口径预算决算管理、规范人大全口径预算决算审查监督工作提供了依据。收集部门数据建立预算监督数据库。通过收集税收收入月报、国有企业资产负债月报、政府债务月报、养老医保支出季报等报表,建立预算监督数据库。

聚焦管好人民“钱袋子”,加强预算审查监督。今年8月,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2023年上半年市级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和《关于2022年市级决算情况的报告》,报告中指出,2023年上半年全年预算执行情况总体平稳,财政经济运行增速回升、位次前移、后劲增强、质效提升。但存在预算执行和管理中财政收入统筹力度还不够等问题。常委会预工委大力支持市政府将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推动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上,培植新的财源增长点,推动财政政策提质增效,2023年引进培育税收预计达标项目38个,达产后预计年纳税额104亿元。监督财政部门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加强以绩效管理为中心的部门预算以及转移支付审查监督,体现“全口径审查、全过程监管”的预算审查监督过程。

聚焦盯紧政府“账本子”,发挥审计监督作用。8月,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2022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审计部门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组织开展了市级预算执行、部门预算执行、防范重大风险等情况审计,查出6个方面16类问题,提出整改建议64条。针对审计查出问题整改不到位、屡审屡犯等问题,常委会预工委与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加强联动,形成工作合力,推动形成人大监督、政府督办、纪检监察跟进、审计部门主动作为的联动整改督察工作机制。采取跟踪督办的方法,要求政府和审计部门就审计查出问题列出问题清单,就整改情况列出整改清单,明确整改部门、整改责任人、整改措施、整改时限,将“问题清单”与“整改清单”对接,对审计整改情况进行集中和动态管理,逐项整改销号,直至问题整改清、效果显。

聚焦筑牢风险“防火墙”,加强政府债务防控。2022年10月,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政府债务管理情况的报告》,发现在政府债务管理工作中还存在政府债务管理制度不完善、债券资金使用不规范等问题,常委会预工委及时跟进督办研究处理情况,重点关注政府债务风险是否可控,债务资金使用是否规范有效,规范政府举债行为,妥善化解隐性债务存量。督促政府用足用好政府债务限额,精准聚焦重点领域,做好项目谋划,合理保障重点领域和全市重点项目合理融资需求,2022年全市共发行新增政府债券135.2亿元,2023年政府专项债券项目涉及铁路、化工园区等重点领域,重点支持铁路、公交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项目。督促政府进一步健全债务风险防控长效机制,筑牢政府债务风险防控“防火墙”,将政府债务收支和还本付息资金全部纳入预算管理,确保债券兑付。

版权所有 ©2022 人民代表报 rmdbw.cn 晋ICP备12007816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