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国坤 (内蒙古)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作为了解群众期盼、总结为政得失的一面“镜子”。信访工作关乎党心民心良心,关系人大常委会机关的形象,是人大开展监督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做好人大信访工作,既是人大及其常委会接受人民群众监督的有效途径,又是实施监督、履行人大职责的重要环节,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人大常委会切实担负起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政治责任,努力做好新时代人大信访工作。
学深悟透提供理论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作出系列重要指示和重要论述,系统回答了信访工作是什么、信访形势怎么看、信访工作怎么干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思想在信访工作的集中体现,是做好新时代信访工作的根本遵循。宁城县人大常委会通过认真学习贯彻、准确理解把握这一重要思想,使之成为引领新时代信访事业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县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尽心尽责为群众化解难题,将心比心体恤民情,努力以新作为推动全县各项工作新发展。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体,是人大工作的主力。县人大常委会在全县大力开展代表联络站点建设,实行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六有”标准建设工作制度,市、县两级人大代表同时编组进站接待群众,了解民情,集中民智,凝聚民心。截至目前,全县18个代表之家,56个代表联络站点收集到的群众意见建议已陆续梳理交办各有关部门处理。代表进站和“六有”标准建设制度的实行,将基层信访隐患消除在早,消除在小,消除在萌芽状态,群众满意度持续上升,进一步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大局稳定。
建章立制提供制度支撑
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是机关建设的重中之重。2021年换届以来,宁城县人大常委会始终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坚持不断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为构建推进人大信访工作优质高效运转的长效机制夯实了基础。为进一步密切市人大常委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更好地发挥人大信访工作在人大监督工作中的作用,根据监督法和《信访工作条例》《内蒙古自治区信访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赤峰市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关于印发<赤峰市推动整治进京上访主体责任落实监督工作办法(暂行)>的通知》等有关规定,结合人大常委会机关工作实际,建立和完善科学规范的接待、受理、答复,处理群众信访问题的程序、制度和办法。进一步深化信访工作制度改革,探索代表参与信访矛盾纠纷多元调处机制,充分发挥代表作用。
阳光信访拓宽信访渠道
宁城县人大常委会在工作中深刻地体会到人大信访工作不能单打独斗,把“独角戏”变为“大合唱”,大力加强与有关方面的沟通联系和相互协作,着力构建“上下联动、左右协调”的人大信访工作格局。加强与上下级人大系统之间的纵向沟通联系,通过多种方式加强联系指导、深化互动交流、推动工作开展。加强与党委政法委、信访联席办、公检法等单位的横向沟通联系,互通信息,互相配合,合力推动解决群众反映的信访突出问题。加强与各旗县区人大常委会的沟通联系,统筹谋划和推进信访工作,及时处置非正常上访事件,妥善化解异常信访问题,维护好正常的信访工作秩序。积极拓展多元化解信访矛盾纠纷工作方式方法,充分发挥代表作用,鼓励支持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参与信访矛盾纠纷多元调处机制,协助党委、政府及司法机关化解信访矛盾,依法维护信访群众利益。
锤炼自身打造信访队伍
打铁还需自身硬,打造一支高素质且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信访干部队伍,是做好新形势下信访工作的坚实基础和重要保障。县人大常委会注重通过开展信访案例分析、业务培训等活动,夯实信访工作基础,提升信访业务水平,不断增强与群众沟通、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不断增强化解矛盾、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提升为民解难水平,补齐能力“短板”,着力打造一支思想政治过硬、政策业务精通、善做群众工作、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信访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