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架起“连心桥”畅通民意路
“新昆山人”张先锋是昆山花桥社工站的副站长,也是立法联系点信息员。平时,张先锋奔走于社区楼栋之间,做公益的同时,负责从社区居民处收集立法意见并汇总提交给基层立法联系点。
“不管公益还是立法,都是靠扎扎实实走出来的。”在昆山生活17年的张先锋颇为健谈。在他看来,社区聚集了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他们都是民意征集的对象,这样得来的意见建议有广泛性代表性。如今,在昆山,越来越多的“张先锋”们加入了立法信息员的队伍,无数个扎实的脚印联结汇通。
近年来,立法建议收集工作出现了什么变化?对此,同为立法联系点信息员的徐焕深有感触。徐焕是锦溪镇社会治理和社会事业局工作人员,对法律感兴趣的他还函授学习了苏州大学法学专业。成为信息员后,他先后参与10多部法律草案立法征询任务,2条建议被国家立法机关采纳。“3年前,我们进社区、企业、学校,走进田间地头,向大家征求立法意见,群众参与感没有那么强烈,如今态度有了很大的改变。”徐焕笑着说,“群众的意见被立法联系点收集、被立法机关采纳,这就体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
昆山基层立法联系点不仅把听取民意的触角延伸到更广阔的基层,还借助专业智囊“外脑”促进立法工作优势互补。上海市金茂(昆山)律师事务所的胡秀玲,就是“外脑”之一。
“感谢你结合自身工作经验,为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贡献了昆山的智慧。”10月12日,胡秀玲收到了昆山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人员姜星送来的第200号感谢信。作为一名主攻行政法的律师,胡秀玲提出的“建议要考虑各地司法局作为行政复议被申请人的特殊性,对该类行政复议案件的管辖作出特别规定”被认可采纳。“这一刻我真正体会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精髓,她不是摆设,不是口号,是用来倾听民声与反映民意的。”胡秀玲激动地说。
不管是基层立法信息员还是专业智囊“外脑”,他们的故事是昆山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个缩影,而昆山与立法的故事还远不止于此。3年多来,昆山基层立法联系点步履坚定、成绩斐然:累计参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48部法律草案征询意见工作,提交意见建议2485条,209条意见建议被吸收认可采纳。
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县域典范
昆山三宝(昆石、并蒂莲、琼花)交相辉映、科技感满满的机器人互动讲解、氤氲着浓厚“江南韵味”的互动体验区……走进昆山市政府南广场科博馆一楼东侧,仿佛进入了一个“可观、可感、可互动”的文化空间。这是刚刚建成的昆山全过程人民民主宣教实践基地,建筑面积约2300平方米,与西侧的昆山市人大代表之家、宪法公园共同构建起线上线下、室内室外、互动体验、综合感知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宣教场所,立体展示昆山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成效。
2023年11月,昆山市人大常委会依托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昆山基层立法联系点,不断深化与中央党校政法部合作共建,全新打造的昆山全过程人民民主宣教实践基地正式启用。
立足昆山实际,聚焦作用发挥,昆山基层立法联系点积极探索“365”工作模式,不断完善工作网络、拓宽民主渠道、丰富形式内容,点上聚力、面上拓展、质上提升,努力打造国家立法工作密切联系群众的连心之桥、人民群众参与民主法治建设的聚力之桥。
“如何让爱国主义教育走进乡村、走到田间地头?这方面的内容我觉得还可以更丰富、更明确。”“我们自己的村民自治章程,也应当体现出爱国主义的内容。”……
2023年7月,昆山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意见征询座谈会。在昆山淀山湖镇晟泰村,昆山市人大常委会以“五村九联”的形式,广泛征求各界人士对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的意见建议。会上,来自沪、昆两地乡村一线的人大代表、干部群众踊跃发言,从不同角度对该草案提出建议,原汁原味地表达对爱国主义教育的诉求。
通过这次征询,昆山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征询触角在村级层面走出昆山,既拓展了立法征询常态化融入“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的新路径,为村民的法治诉求“精准画像”,也探索了征询工作在省际毗邻区域协同开展的新方式。
这正是昆山基层立法联系点敢于创新、扩大“国字号”立法直通车覆盖面的生动实践。作为全国县域经济领头羊,昆山市凝心聚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县域示范,昆山基层立法联系工作同样靠前一步、做深一层,努力为国家立法作出贡献。
人民,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昆山市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脚步不会停歇,将继续向前。“昆山将继续推动‘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工作网络,广泛收集民意,高质量完成国家立法征询任务,争当全国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工作标杆。同时,将用心讲好中国民主故事,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为昆山市全力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县域典范贡献力量。”昆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冯仁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