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立娜 (安徽)
安徽省涡阳县人大常委会切实增强问题意识,练好调查研究基本功,坚持学在深处、沉在基层、谋在长远,保持一颗恒心,让调查研究之风“一吹到底”。
确保“调”有方向。严格落实党组“第一议题”和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首要内容”制度,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作为党内政治要件,以清单化、闭环式抓好工作落实。调查什么,研究什么,是做好调查研究首先应回答的问题。对照党中央明确的12个方面、省委确定的18个方面、市委开展的20个方面及县委确定的19个方面调研内容,向镇街、企业、医院、学校等单位征求影响长远发展、需要协调解决的重点需求,开展“点题式”调研。紧盯群众反映强烈、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平时工作中最担心的问题,涡阳县人大常委会确定8个调研课题,涉及如何提升高中教育教学水平、公益性公墓管理维护、小区物业管理、庭院经济带动乡村振兴等事项。
确保“查”有方法。调查研究需要勇于扑下身子、放下架子,奔赴基层一线、扎根人民群众。涡阳县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分组带队,采用“四不两直”的方式开展“小切口”“深入式”调研,进田间地埂、蹲街道社区,规范入企业、进代表联络站,与普通群众、基层代表、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谈。从“家常话”中听出工作的努力方向、从“牢骚话”中听出工作的存在问题、从“苦水话”听出工作的差距不足,通过多次走访调研,发现群众面临的问题。
确保“研”有思考。坚持问题导向,不仅要发现问题所在,还需要善于研究解决问题,以事半功倍的“巧劲”按下“快进键”,构建调查研究的完整闭环。涡阳县人大常委会采取边调查边梳理汇总问题、边研究改进完善措施,建立调研事项问题台账,通过“三会一课”“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围绕调查研究“三问”开展交流研讨,通过“头脑风暴”查找问题背后的原因,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建议、推动工作开展的良策。先后召开高中教育管理、乡村振兴工作等专题座谈会,邀请基层代表、一线工作者、群众代表、政府部门负责人多方参与座谈,真正做到开门见山讲问题、实事求是提建议。一条条载满民意的建议被写进调研报告中,让人民群众对人大工作由“旁观者”变成“参与者”。
确保“究”有成果。解决问题是调查研究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若是将问题“照单签收”后却“束之高阁”,无疑与初衷背道而驰,毕竟调查是基础,功夫在研究,目的在转化。涡阳县人大常委会把推动问题解决、成果转化作为调研的重要目标,认真做好调查研究的“后半篇文章”,确保调查研究“有头有尾”。8个调查研究课题中,4个列入常委会监督计划,在常委会上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建议将转化为常委会审议意见,全程跟踪落实。剩余4个课题的调查研究意见将转化为代表建议,交“一府一委两院”相关部门办理落实,推动调研成果转化为人大履职的思路举措。
调查研究是人大的基本工作方法,也是法定职责。涡阳县人大常委会将持之以恒深化调查研究,切实将调研成果转化为破解难题、推动工作的实际成效,扎实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