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通讯员 孙 锐
安徽省亳州市第五届人大代表、谯城区魏岗镇大陈村村民王俭俭履职为民,积极参加人代会和闭会期间活动,提出多条高质量意见建议。她深知人大代表不仅是一种职务,还是一份责任,要付诸行动,才能够真正为群众办实事、真办事。
当选人大代表后,王俭俭暗下决心开始学习如何当好人大代表,如何和群众“打成一片”,从而获取群众的所思所盼,以便“对症下药”。她将代表建议的主要目标放在农村,从走村串巷到田间地头,只要有时间,她都会和村民聊得火热,询问群众生活中的困难并做好记录,整理归类后再撰写代表建议并提交。她还积极参加“关注民生提建议,五级代表在行动”活动,先后提出《关于加强基本农田保护修复的建议》《关于农村污水、废弃秸秆处理的建议》《关于农村生活环境卫生问题的建议》等30余件建议,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切实解决了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守好基本农田保护“红线”
在亳州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王俭俭提出《关于加强基本农田保护修复的建议》。王俭俭说:“近年来,亳州市大力支持农业开发、增加财政投入,也使得农民在创收和乡村振兴道路上越走越好,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限制着农业发展,比如土地粮食生产效益低,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等问题。”该建议由亳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亳州市林业局)办理,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度重视该建议,充分利用“4·22”地球日、“6·25”全国土地日、“12·4”国家宪法日等节日,通过手机客户端、设立现场咨询台等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向社会各界宣传耕地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实施意见》《亳州市县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亳州市田长制工作实施方案》等,把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纳入地方政府年度目标考核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重要内容;出台《亳州市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若干措施》,制定了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和完善约谈问责机制等8条耕地保护硬措施。
擦亮农村生活环境“底色”
王俭俭还在亳州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关于农村生活环境卫生问题的建议》。“在亳州市政府各相关单位的不懈努力下,我市人居环境日益舒适,农村生活环境也有了明显提高,极大地提升了老百姓的幸福感,但还是存在一些卫生死角和问题。如生活垃圾没有固定存放点,乡村房屋两侧堆放秸秆等。”王俭俭说,该建议由亳州市农业农村局承办。市农业农村局建立健全收运处理体系,加大宣传力度,教育引导村民不随意丢弃垃圾,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按照“户集、村收、镇转运、县(区)处理”的模式,建立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各县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均实现城乡一体化市场运营。同时,在所有村庄全面推进“五清一改”工作,因地制宜开展农村污水处理,并做好尾水处理工作。市农业农村局还将继续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深入开展以“五清一改”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清洁行动,消除“脏、乱、差”现象。加大农户房前屋后乱堆乱放整治力度,建立县、镇、村三级监管的生活垃圾治理绩效考核制度,强化镇村对保洁公司监管作用,实现垃圾“日产日清”的常态化保洁。
督促乡村道路桥涵“消危”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村村通道路让村民真正获得幸福感,远离了‘水泥路’。但是还存在个别地方主道路和乡村道路接壤桥涵部位维修不到位,时有交通事故发生的现象,例如在谯城区魏岗镇009县道至武楼村转道桥涵和村道接壤处混凝土路段出现上下坡跨度过小、起伏过高的情况,车辆经过上坡时,经常发生交通事故。”王俭俭在亳州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提出《关于消除乡村道路桥涵安全隐患的建议》,该建议由亳州市交通运输局承办。市交通运输局组织行业管理机构及谯城区交通运输局的工程技术人员到建议中提到的具体位置现场进行了勘查,并督促谯城区交通运输局对问题进行了整改。市交通运输局还围绕代表建议举一反三,对全市范围内农村公路的安防设施现状进行摸排,共排查隐患里程5173千米,并将排查结果建立安防设施项目库。构建由主要责任人员任路长的县、乡、村三级路长体系,统筹交通运输、发改委、财政、公安等部门职责,协调解决农村公路管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提升农村公路管理服务水平。针对所有新建项目的安防设施采取“四同时”的方式组织实施,同时对路网内的农村公路实施“五小工程”、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和精细化提升工程,逐步消除农村公路安全隐患,农村道路安全通行能力逐步得到提升。
“人大代表人民选,人大代表为人民,这是群众对我的信赖,今后我将继续保持初心,勇于承担责任,敢于为群众发声,做群众坚实的后盾,做好乡村的守护人。”王俭俭说道。